“他说始皇嬴政不配千古一帝,我本想笑,但现在唐太宗说他自己也不配,为什么我却想哭呢。”
苏晨皱眉。
他与李世民畅谈许久,只以为李世民心高气傲,过于狂妄。
所以他才会挑出各朝帝王的缺点,连嬴政他也说不如自己。
按理说,李世民应该对自己评价极高。
但他竟然说自己也不配千古一帝?
“这话如何理解呢?”
苏晨问道。
李世民叹了口气。
“在我心中,千古一帝首先要建盖世之功绩。”
“身为帝王,能让百姓安居,守护国家边疆,驱逐外敌,励精图治。”
“这些,不正是帝王应做的事吗?”
“何来盖世之功绩呢?”
他看着苏晨,语气异常平静。
如果是在半柱香前,李世民或许还不这样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这段时间,他审视了千古英雄,格局瞬间被苏晨打开。
忽然觉得,所谓的千古一帝,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
“未来难以预料,正如你所说,有因有果。”
唐太宗李世民微笑:“如今,朕只想做个好皇帝。”
“至于千古一帝?后人说我就是,那我就是。”
“若后人说朕不是,那我就不是吧。”
他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苏晨起身整理衣冠,再次拱手,肃然道:“陛下英明。”
“唐太宗似乎突然释怀了啊!”
“今天我也释怀了,真的,黑了李世民三年,现在想想,如果我处在他的位置,恐怕做得远远不及他。”
"再者,我们口口声声赞扬勤勉的帝王,自己却整日宅在家里不愿工作,呵呵,想想也真是讽刺呢!"
"人无完人,各有长短,愿我大都市皇者李世民,只求问心无愧,不必预判未来!"
苏晨向李世民微微一礼。
电视屏幕前,那些昨日还在深研历史资料批判李世民的观众,此刻似乎也释怀了。
苏晨行礼完毕,并未立即落座,而是做出一个邀请的手势。
李世民正准备举起的酒杯顿住了。
他抬起头:"怎么了?"
苏晨回应:"陛下,晚辈尚有目的,怕是陛下忘了?"
李世民朗声一笑,随即起身。
他整理了一下胡须,笑道:"好,今天朕就陪你看看这个大都市。"
"让你看看,如今我大都市的民众如何,也让看看,朕的长安!"
言罢,李世民朝甘露殿外走去,边走边喊:"来人,准备车辆!"
苏晨却拦住了李世民。
"陛下,无需车辆。"
他看向李世民,微笑道:"敢问陛下,这偌大的世界,您都去过哪些地方?"
李世民转头,微微一怔。
他有些不解现在的局面。
既然要领略大都市的风采,为何又不用车辆?
难道有朕陪同还不够吗!
但他并未多想,想了想,直接回答苏晨的问题。
"大业十一年,朕率军救援被困在雁门关的隋炀帝。"
"大业十二年,朕随父出征,于山西抵御突厥侵袭。"
"义宁元年,朕领十万大军,攻打东都洛阳。"
李世民一桩桩回忆,眼中满是怀念。
这样的江山,怎能不留恋呢。
苏晨静静倾听,也开始点头。
"如此看来,这个世界,陛下见得还是太少。"
唐太宗李世民皱眉:"朕见识少?"
尽管此刻心境平和,但被后代这般直言,终究有些不悦。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许多百姓可能一辈子没走出过一座城市,一座山,甚至是一个村庄。
李世民征战多年。
确实,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都用马蹄丈量过。
可惜,他的世界与苏晨的世界,概念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