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听到这番话,双眼中闪烁着光芒,嘴角勾起一抹微笑,感慨道:"先生,您果真是世外高人哪!
'天下大势,江山兴衰,尽在您一席话语之中,您应当是我的老师啊!"
苏晨明白,这位监国二十年的太子,就如同朱棣在明帝国中的影子。
表面看是朱棣一人一骑,驰骋疆场的永乐盛世,而在皇宫深处,堆积如山的奏折前,也有朱高炽挥毫泼墨,运筹帷幄的身影。
永乐之名,理应有他一半的功绩!
画面切换。
随着苏晨准备随朱棣北上征战,身后的大殿内,朱高炽拱手作别,声音坚定:
"苏先生,路途遥远,期待他日再会。"
他心中有种预感,就像苏晨与朱棣一样,穿越时空长河,下一次相遇,或许是明年初雪时分,也可能是千年之后,他留在世间的一幅书法、一把古剑、一段文字,以另一种形式再度重逢。
画面渐渐拉远。
此时,苏晨的身影正踏在太和殿前的石阶上,身边陪伴着一个身穿蟒纹宫服、头戴乌纱帽的男子。
他身披黑色披风轻轻飘动,深邃如碧海波涛般的双眼,侧目打量着苏晨。
许多人都一眼认出了这名气度非凡的男子——郑和!
他就是在永乐年间七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家,但实际上,在朱棣在位期间,他只完成了六次西洋航行。至于那次着名的第七次航行,则发生在宣德皇帝朱瞻基时期,也正是在这最后一次航行中,年迈的郑和病逝于异国他乡。
郑和与朱棣的命运何其相似,马上天子最终死于征战漠北的归途,而航海英雄也终究陨落于碧海航线之间。
但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都无怨无悔!
此刻,苏晨感受到了郑和投来的探究目光,对于这位华夏历史上唯一的伟大航海家,他内心充满了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