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张之洞得知结果,只是轻叹一声,继续埋头于自己的政务,远离这朝堂纷争旋涡。
次日,再次上朝时,慈禧皇太后宣布:“军机处重任,需要德才兼备之人担当。哀家观张之洞、庆亲王皆有可取之处。但是权衡再三后,哀家决定任命掌管政务,熟悉洋务的庆亲王奕匡为军机大臣。”
文武百官听后,皆为惊愕。
慈禧皇太后根本不在乎文武百官的感受,而是继续说道:“哀家意已决,众位爱卿就不必再劝谏了。现在众位爱卿应该各司其职,精诚团结,共同为大清江山社稷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众位百官只好点头称是,异口同声地齐说:“老佛爷英明,臣等遵旨。”
庆亲王奕匡更是心花怒放,眉开眼笑,磕头谢恩。
于是,在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十五日,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出上谕:擢升督办政务大臣,外交部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匡为军机大臣。
自此,军机大臣人选尘埃落定,庆亲王奕匡胜出,他志得意满,踌躇满志,春风得意。
庆亲王奕匡本身就是皇族,又掌管着政务,外交大权等,入驻军机处,自然成了军机处的核心人物,成了军机处的首席大臣。
庆亲王奕匡做了军机大臣,从全国各地到京师,前来给他贺喜的人络绎不绝,庆亲王奕匡门前是门庭如市,车水马龙,车盖如云,热闹非凡。
自从庆亲王奕匡做了军机大臣,朝堂之上暂时恢复了平静。其实,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是实则下面却是暗流涌动,激流澎湃。
经过此事,朝廷格局重新稳固,各方势力暂时安分下来,在新的权力制衡下,朝政逐步走上正轨,而慈禧皇太后依然稳稳把控着全局,冷眼旁观着臣子们的一举一动。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年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
时间来到了光绪三十年,此时的慈禧皇太后已经七十岁了。
年刚过完,春天的气息还没有到来,一帮大臣就开始议论纷纷,嚷嚷着要给慈禧皇太后准备七十岁大寿的生日寿辰。
他们说:“老佛爷七十岁的万寿节庆典仪式,一定要给老佛爷办得隆重盛大,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让老佛爷生日过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大臣们之所以这样说是有原因的,因为细数慈禧皇太后的几次万寿节,确实够倒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