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特殊?“,姜维倒是好奇了起来:”是谁啊?“
”魏国凉州刺史李熹以及敦煌太守皇甫隆。“
“嗯,你先去一趟府衙,安顿好这两个人,一会儿等卫将军回来,我再跟他一起去。”
“是,父亲。”
“卫将军,这是那个和尚,说是要去西域。”,屋子外面,王含将一个僧人带到了议事厅,诸葛瞻也起身行礼相迎,“诸葛瞻见过大师,不知大师法号?”
僧人回礼道:“见过诸葛将军,贫僧法号八戒,这厢有礼了。”
“原来是八戒大师!”,虽然并不信佛,但诸葛瞻依然给了对方足够的尊重,“大师可有俗家名称?欲往何处?”
僧人又是一礼:“贫僧俗名朱士行,此行欲前往西域。”
诸葛瞻笑道:“大师,请坐。”,看朱士行也坐了下来,满面风霜的样子,也不禁问道,“沿途战乱,大师一路行来,可谓艰苦,只是却不知因何成行啊?”
朱士行听着诸葛瞻的问话,虔诚地回复道:“贫僧十年之前,拜师昙河迦罗,登坛受戒,研修佛法,然品昔日支娄迦谶传来的《道行般若经》,多有晦涩难懂之处,听说西域有完备的《大品经》,就决心远行去寻找原本。”
诸葛瞻有些钦佩:“听闻尊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净。为了求取真经,饱受远行之苦,劳心耗力,大师有此心意,实为难得。”
朱士行微微行礼:“不敢当将军赞誉,我佛教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 三曰后报。有句俗语将军肯定也听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贫僧修善慈心,是为了世间大众之福祉,也是为了贫僧自己后世之报也。”
诸葛瞻点点头,突然倒是有些好奇,笑着问道:“大师也是坦率之人,我听说佛教劝善止杀,不知大师有何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