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要提一下什么叫“微决策”了。
比如说,一名购房者在看房时。随着鼠标的点击。需要做出的决策总共有哪些?
首先是预算。你的预算范围内你能买到什么样的房。
其次就是地段。没可能在鹏城上班的人跑去惠城买房。起码就现在这个年代,少之又少。学位房也归于此项。毕竟房子是不动产。
再次就是户型,2居的事,3居能凑合。但是3居的需求,2居无论如何满足不了。即便硬塞也塞得下,但是最后总归还是一地鸡毛。
这三项就是购房时的硬指标。基本就把购房者对房源的需求卡 得死死的。
小主,
其他诸如装修风格,绿化水平,小区有没有游泳池,楼下有没有公交站地铁站,停车位多少,物业管理水平之类的都属于附加条件。受个人主观影响更大。同一个小区。不开车的和开车的对停车位和地铁站的需求程度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些附加属性对于房子的居住舒适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如果把所有符合前面三项硬指标的房产都罗列出来。那么符合购房者需求的房源可能有几十套。
然后,你慢慢挑吧。挑一晚上也不一定能挑出真正让你满意的。
如果是线下中介带看。那更是个大工程。且不说这几十套房源归属于几家中介公司。就算是归属于同一家中介公司,且都在同一个街道范围。你三天能看完就不错了。
房屋不会空着等你去看的。里面80%都是住了人的。你要看房不得等人家里有人的时候?
虽然说中介一般也就带你看个3-5套。不会真带你把那几十套都看完。但是你要想在这3-5套中真正挑到其中各方面都比较好的。或者说物有所值的房子。概率可不高。
先忽悠卖掉不好出手的房源才是最符合中介的利益的。好房子捂个十天半月很正常。
专业的话术加上看房时的辛苦,一套组合拳下来,购房者身心俱疲。
以上还只是一个人的感观。买房这种事,肯定是一家子的事。每个人的主观侧重点不同,分歧在所难免。有了分歧自然就有争端。为此吵架的不在少数。
说白了,还就是选择太多的缘故。
说回到微决策。定义其实就是日常生活、工作或业务中所做出的相对较小、局部性、影响范围较窄但频率较高的决策。说白了就是硬指标之外的差异选择。
“爱回家”直接把那些细枝末节的标签都弱化了。相关细节只在图片当中展示。刻意减少购房者在细微差异上的决策量。同时以量化评分的形式来展现平台对房子的评价。把购房者对房屋的关注点转移到评分和房屋的实景图片上。
比如评分90的房子,你凭啥拿到90分?比82分的房子强在哪?购房者自己就会去图片里找答案。然后发现原来90分的房子,不但有泳池,还有球场,屋里装修也更高档,装修细节也更到位。
这些都是让购房者自己去琢磨的。平台不会刻意大字体加粗某个方面的优势。当然,一些实实际际的优势系统内部还是会考量的,不过是以评分的形式体现。不需要客户自己去烧脑到底是车位好还是游泳池好。
最后,在三项硬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客户只会给出5套房源的结果。结果自然是按评分高低来排序。想要看更多房源,要么过两天等房源库更新。要么就改变一下自己的预算和地点等条件。而且还有次数限制。一天顶多给你展示15套。15套之内你还拿不定主意。那就等明天吧。
这样的结果就是,客户减少了许多做微决策的机会。平台全帮你做了。你只需要掂量掂量荷包的厚度以及自己的刚性需求是否匹配。
通过限制性次数,既不会给客户造成太大的脑力负担,同时还能形成一种紧迫感。
你昨天刚看过的房子,今天再看就成交了。你会是什么感受?明儿不得早起把剩下2套犹豫不决的去实地看一看?
只要去看了,发现和网站上展示描述的高度一致。你买不买?还要考虑考虑?没关系,下次再为您服务。这套下午说不定就没了。
那些评分高的好房源,绝对是成交最快的。因为展示的机会更多。那些房子不咋样还想要高价的房子,展示的机会就差了很多。挂上去十天半月都不一定有人想要看。
一般这种,中介要么建议业主降价。换一个价格区间去竞争。要么建议业主换个中介公司。事儿妈咱们不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