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不贪污只受贿而又交公的人

神医张鹏 星霖传媒 1807 字 21天前

朱棣愤怒地失去了理智:“你不写,不怕我诛你九族吗?!”

“莫说九族,诛我十族又如何!”

株连十族本来没有,不过在朱棣盛怒之下,任何不可能都化为了可能,他首创性的把朋友,以及门生也列为一族,连同祖宗亲戚合为十族。

方孝孺的最终结局是:凌迟,灭十族。

这次大屠杀一共持续了七天,死者多达八百余人。最后一个死的当然是方孝孺,他大骂不止,嘴巴给朱棣割裂至耳,又给割下了舌头,处以凌迟。

如此惨烈的一幕,在史书的记载中也可见一斑。《明史·方孝孺传》中载,“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令诸市。

方孝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生,一生未见刀兵,但却有如此铮铮傲骨。他的行为有人称为愚忠,但笔者认为,愚昧与否不能站在上帝视角以今人的眼光置评,一个人身怀家国大义,舍身忘死,此种气节,此种不畏强暴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敬服。

除方孝孺外,还有许多人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出了不屈的精神。朱棣兵临城下之时,他们没有逃跑,试图以一己之力挽救朝廷的危亡。

齐泰、黄岩、王叔英在广德募兵,黄子澄在苏州募兵,练子宁、黄观在杭州募兵,这些人的行动最终没能挽救建文帝的王朝,但他们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尽到了忠君报国的职责。

黄观得到京城陷落的消息后,明白大势已去,他哀叹痛哭道“我的妻子是有气节的人,她一定已经死了”。之后,他为妻子招魂,办完丧仪后,他坐船沿江而下,到罗刹矶时,他穿戴整齐,向东而拜,投江自尽。

黄岩、王叔英得知消息后,便沐浴更衣,双双自尽,留下遗言:“生即已矣,未有补于当时,死亦徒然,庶无惭愧于后世。”他们一生磊落光明,的确无愧于后世。

除士大夫以外,普通人也有气节,台州的一个樵夫,在历史上都找不到一名半姓,一辈子老实本分,卖柴为生。就这样的一个普通人,在听说京城陷落后,投东湖而死。

武将中的张伦,在北军招降他时,笑着说“你觉得我是一个会出卖自己的人吗?”说完毅然赴死。

这些人都是有气节,有勇气的人,然而除自尽的以外,个个下场惨烈。

朱棣诛了方孝孺十族,开了杀人的先例,便再也无所顾忌,干脆将暴力践行到底。

于是他又将:齐泰、黄子澄,凌迟,灭三族。

练子宁,凌迟,灭族。

卓敬,凌迟,灭族。

陈迪,凌迟,杀其子。

靖难之役中抵抗最久、屡屡将朱棣打败的铁铉,被割耳鼻后煮熟,塞入其本人口中,朱棣问“甘否?”铁铉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又是铁骨铮铮的一条好汉!后朱棣下令毁坏其肢体,又将其尸身投入油锅,并杀其子,惨不堪言。

此外,铁铉妻女、方孝孺女,齐泰妻,黄子澄妹没入教坊司为妓女。

读来使人心惊,使人胆寒,朱棣的暴行,难为评说,

要想知道恐有德如何处置尤金光咱们下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