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税吏队伍,由一名税吏,十二名兵卒组成,但奇怪的是,当税吏的征税工作开始后,只有两名兵卒从旁协助,四名兵卒负责维护秩序 …… 而另外的六名兵卒,竟然坐在一棵大树下,吃起了野菜馍馍 ……
对于这种情况,赵凡虽已内心猜测「他们有没有可能是轮岗制度?」,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好奇的向周围的村民问了一句:“唉 ?为什么那六个当兵的,在那里吃东西 ?不上去帮忙呢 ?难道不怕受到责罚吗 ?”。
原本,赵凡已经做好了,没有人回应自己问题的准备,可没想到,自己刚刚问完问题,就察觉到有几个同村的人,向自己投来了一脸诧异的目光,像是再说:「什么 ?你连这个都不知道 ?」。
只不过,当那几双眼睛,在看到提问的人,正是那个「曾经失忆过的铁蛋」时,便又理解般的恢复了正常,扭过头去,同时,一个年龄约二十多岁的青年人说道:“那是因为,他们几个不是当兵的,而是帮助运送粮食的帮工 ……”。
听到解释,赵凡立刻打起了精神,内心暗道:「帮工 ?他们就是运粮帮工 ?」。
心里一边想着,赵凡一边向说话的青年人看去,只见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老村长的长孙,名叫「苏桓」,根据赵凡了解到的信息,他是这个「贡义村」里,目前,唯一去「定远城」上过学的人,不过,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苏桓平时在村里的为人,相对清高与傲气,似乎不太能看得上诸如:狗蛋、皮锤、闰土 …… 这些人 …… 所以,虽是同村乡里,赵凡也没有和这个苏桓说过一句话,而今天,应该算是第一次。
不过,既然苏桓是知道内情的,赵凡也就不能错过这个了解更多信息的机会,考虑到对方有去过「定远城读过书」的背景,他便用打算用一种,读书人都比较受用的请教方式,来与其沟通。
赵凡很快调整了自己语气,恭敬中掺杂了几分崇拜的说道:“噢 …… 原来是这样,苏兄果然见多识广 …… 只是,在下还是不太明白,既然他们都是帮工,为什么要穿着兵卒的衣服呢 ?还望苏兄能够不吝赐教 ……”。
然而,在听到赵凡的话后,苏桓再次表情奇怪的扭头看了看「铁蛋」,不过这一次,他并不是因为「铁蛋」提出的问题本身,而感到奇怪,而是奇怪于「铁蛋」的措辞与说话方式,这让他感觉到,眼前的「铁蛋」似乎不像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
虽是感到一丝诧异,苏桓却还是开口解释道:“ …… 这个问题嘛 ,要从「长丰皇帝」还在位时说起 …… 长丰二十一年,我大宋曾经颁布过一条法令,该法令规定,各地朝廷官府、官员,在征用农户百姓,参与有公务性质的劳动时,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向百姓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 …… 只是,许多年过去了,因为种种原因,这条法律,在许多情况下,并未得到有效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