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思入静定

有时候,可能是漫天星空,乃至浩瀚宇宙 ……

而有的时候,也可能只是一堵墙 ,一间屋子内奇怪的视角 ,或是一个拥有某种质感纹理的平面 ……

……

对于这一系列修静中的现象 ……

「赵凡」自然也早就听闻过关于「天眼」与「松果体」这一类名词的描述与传说。

小主,

但他却并没有选择,轻易相信其中的概念定义,这是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心体悟,他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许多名词概念,往往是为了进行某个层面的表达与沟通,而「不得已」产生的东西,很多时候,这些词汇与概念从被表达出来的那一刻起,往往就已经脱离了事物「本来的样子」。

这就像是「苹果」二字,实际上并非「苹果本身」,假使沟通双方都见过苹果,他们在听到「苹果」二字时,心理所联想到的,也不见得是一模一样的苹果,更何况若是一方的意识中,从来都没有苹果这个东西,那辞藻的概念定义,对他来说,便更是无法触及的梦幻了。

于是,「赵凡」不会将自己具体感知到的复杂现象,去强行关联某个「专业词汇」,以防自己被一些故弄玄虚的词汇与概念误导与束缚,相对于说一些听不懂的话,他更着眼于当下「如实」的体会与领悟。

所以 ,他感受到了如下这般:

第一 ,眼前的显化幻相,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控的。

那些在入静过程中,被看到的显化景象,与其说是他自己想要看到的,倒不如说,是在「赵凡」放下摆脱诸多的念头执着后,某种类似于潜意识的东西,自动显化出来的景象,可能更为贴切。

因为当「赵凡」努力动用念头,去试图观想某个具体事物时,他非但不能清晰的看到自己所期望的事物,反而很容易就此陷入逻辑思维里,受困于执着念头的思虑中。

这有点像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贪念专注而不得,诸般执念放下后,反而万象显化。

第二 ,不能有意识的,试图看清显化出来的景象。

当「赵凡」入静到这个状态时,原本黑暗的眼前,开始显现出某种景象,而通常在这个时候,大多数凡人会基于好奇、贪婪的本能,想要看清楚,乃至控制眼前的景象。

可是,一旦他开始使用有意识的念头,去「抓取」这个景象,或开始动用逻辑思维,去对场景中的事物,进行分析判断。

那原本显现在眼前的景象,就会像是被某种力量遮蔽摧毁了一般,非但不会变的更加清晰,反而会愈发的模糊,直到彻底消失。

随后,「赵凡」也会因为方才想要「抓取」的那个念头,很容易陷入具体的思维之中,从而失去了刚才的那份清净感。

第三,保持心念清净,方可逐渐深入。

当在清醒的冥想状态下,见到眼前的黑暗中显现出清晰的景象时,若能够克制,或根本就不生起「抓取、识别、判断」等贪执之念。

在这种情况下,眼前的诸般景象,反而容易变的更加清晰。

只不过,在这个阶段的修行中,「赵凡」意识到了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他所见的景象「视角」往往是不固定的,甚至有些视角,从人类的角度来看,是奇异的 ……

有些景象的视角,似乎是出于「某个人」。

因为「赵凡」可以看出,景象中显示的内容似乎是在开车,或是与其他人面对面的对话 ……

有些景象的视角,似乎是出于「某个其他生物」。

因为「赵凡」可以在这些视角中,看到类似于猫、狗、雄鹰这种动物所常有的「或俯或仰」的独特角度 。

而有些景象的视角,让人搞不清楚是不是完全随机出现的。

因为「赵凡」在这些景象下,看到了相对于人类来说,堪称「怪异」的视角,诸如:

以一堵墙的视角看人 ……

以一粒沙子的视角,看另外的沙子 ……

或是以一根房梁的视角,看附着于其表面的油漆 ……

……

而当「赵凡」的觉察,在这些幻相的生灭下,都能够保持「清静的状态」,

便会出现更进一步的状况 ……

「赵凡」将之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即便是能够保持「清静心」,一些眼前显现的景象,在清晰一段时间后,也大多会逐渐模糊消失。

而面对这种情况,许多世俗的常人会本能的心生「遗憾」与「不甘」的念头,可一旦这些念头升起后无法平复,这份执念,便会破坏原本的清静状态。

相反,若能继续以「清静心」为出发点,面对这诸般变化,则是:初现时不抓取,显现时如实观照,显化消失后不产生痛苦遗憾的念头驻留 。

所谓:任其生,任其灭 ,清静如如不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