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渊儿如此行为自是周到!
不过事急从权,文庙孔大儒现在就在殿中。
况且伊家、姬家皆是圣皇传承,辨别儒门文器,皆是手到擒来之事!”
“那我派人去取?”
“琅嬛简事关重大,皇儿还是亲自走一遭吧!”
“也好!”
燕王季渊应声出了含元殿。
片刻之后,季渊持一青玉竹简再次回到含元殿内。
“父皇,琅嬛简取来了!”
“嗯,孔大儒请上前来验此文器!”
季明对着下首一老态龙钟的老儒道。
“是!”
老儒应声。
立即有小太监上前搀扶,将他引到主座之下,并搬了一把太师椅给他坐下。
老儒坐于太师椅上,颤颤巍巍地接过琅嬛简。
琅嬛简一入手,老儒身上文气激荡。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正气歌》再现,随后是无数剑气冲出。
一剑气便化一首诗!
琅嬛简只摊开了十分之一,含元殿内便满是剑气与灿若正午阳光的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如海,剑气若游鱼。
姜老道见此,童心大发,竟不顾自己身在何处,捉起了剑气鱼儿。
“我们不是一伙的……”
其他三家传人尽皆别过脸去,对姜老道甚是无语。
鱼儿滑不溜秋的,姜老道把握不住。
暗中用道法时,鱼儿便自己消散,然后再从琅嬛简中游出。
而在殿中有一只小鱼盯上了一文官,径直朝那文官眉心钻去。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那文官吟诗出列,以玉筷为剑,跃入殿中舞起剑来。
剑气森然与浩然正气相辅相成,玉筷之上竟现剑器之锋芒。
“李待诏,何以在殿前放肆?”
翰林院的黄学士喝道。
“元朗,退下!莫打扰了李待诏接受传承。”
大儒孔云诏却是看出了端倪。
“陛下,此传承为真,国之大幸也!”
看着殿下翰林待诏李慕清舞剑,孔云诏确认琅嬛简中的儒门传承。
“有如此儒门诗剑传承确是能分担金人煞气!”
姜老道也认可了这份传承的作用。
“唉,可惜我捉不到那传承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