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重返忻城

而且,井宿国对整个国家的所有军队,光束极严。

军队都是属于国家的,打仗的时候,将军被派过去,率军出发。

而军粮只带一部分,剩下的都需要井宿国的国家机器,也就是那些文官控制的体系,运输到前线去。

这其中,不管是过哪人的手,这些粮食就要损失一些。

万一延误,整个军队就要饿肚子。

这样的军队如何造反。

钱在文官的手里,粮食也在文官的手里,而且,任何一个文官,都要比武官的官职大。

军队里的高级军官,也不过才五六品,七品都算是中级军官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武官普遍要比文官的品级低。

关键是,就算是品级一样,武将也根本不被文官看得起。

甚至任何一个文官,都敢看不起比他们品级高很多的武将。

为什么?

因为军人的命脉,全部攥在这些文官的手里。

哪怕是一个小官,稍微一个小手段,就能至几千数万官军于死地。

送粮延误的理由可以千千万。

一场雨,一座山,一伙强人,都可能是延误的理由。

姚三宝光是自己这一万多骑兵,每天人吃马嚼的,光是粮草就需要三千人去专门负责。

这还好是姚三宝清理了原城北的战场,又接连抄了五座城池,把那些官绅挖地三尺,抄了一个干净。

这才有足够的粮食,不受那些军官的辖制。

否则,如果他没有粮食,当时在宪城就要被那些守城的官军给逼死了。

等姚三宝回到忻城,忻城依然还是老样子。

只有一些乡勇聚集到一起,城市里各个家族出人出力出物,暂时维护起忻城的治安。

派人前往原城,原城闭门不出,也不许他们靠近。

等这些人见到姚三宝所辖军队再次回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笑容。

就这样,姚三宝就在忻城住了下来。

然后,花钱雇佣百姓,前往周边各城镇,大肆宣扬原城北战,以及忻城与代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