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戴,苦着脸干什么?那么多人给你送钱还不好吗?”杨林看着他笑着说道。
“你就不要取笑我了,我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很清楚的。公司这么多资金我都不知道往哪里投了,再把他们的钱收过来,万一亏了恐怕就再也翻不了身了。”戴鸿儒抽了一口烟说道。
“这不是还有我嘛。”杨林拍着胸脯说道:“你可以成立一只私募基金,让他们把钱都投进私募基金里,然后再把这些钱投进香港的股市里。”
“股市?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股市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元气,现在冲进股市里,真的能赚到钱吗?”戴鸿儒怀疑地问道。
“你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杨林笑着说道。
“是啊。”戴鸿儒抬起右手用大拇指在鼻翼上刮了一下,自嘲地笑笑说道。
“没事,一切有我在。你跟他们谈好条件,按照年收益率阶梯收费。”杨林淡然地说道。
“怎么个阶梯收费法?”戴鸿儒神情放松下来,问道。
“比如,年收益率在10%以下不收费,10%到30%之间收取20%的基金管理费,30%到50%之间收30%,50%到100%之间收40%,100%以上收50%。具体的你可以跟他们慢慢谈,怎么有利于我们怎么谈。”杨林说道。
“还可以这么收取管理费?”戴鸿儒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道。
“怎么不可以?没有那条规定说不可以吧?”杨林反问道。
“没有,没有。”戴鸿儒连连摆手说道。
“对啊,那就只要对方能接受就行。现在是他们求着把钱交给你,而不是你求着他们给你钱,所以规矩一定要由我们来定,接受不了的走人就是了。”杨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