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开始还是比较勤快,只是在楚宁寄回去两条枕巾之后,基本不来信了。
主要是楚宁每次回信不是在诉苦就是在要东西,要不然就是让他们想办法把她弄回去。
楚父叶母既不能给她东西又没有办法把她弄回去,也不想听她诉苦。
确定她那边没有油水可以拿之后,还让她少写信,省点邮费。
这正是楚宁要的结果,她很乐意听从。
手上这封信是楚盛杰写来的。
他私房钱不少,见家里不给她写信,就干脆自己来。
还很有心机的通信地址换成了一个老师家。
陈知意从人群里出来,看到她脸色不是很好就关心的问:“怎么了,家里出事了?”
楚宁摇头,“没有,我弟来信和我抱怨他的烦心事呢。”
家里现在大变样了,自从大哥楚盛华结婚后,家里的很多事就交给大嫂管。
大嫂面上好好,背地里一直克扣他的口粮。
现在楚盛杰每天除了睡觉很少在家。
这整天不着家,大嫂就在父母面前上眼药,父母还真听信了她的话。
觉得楚盛杰学坏了,对他的管教就多起来。
男孩子嘛,平白无辜被冤枉,还经常被父母说教,就产生了逆反心理,更不想回家了。
陈知意看她不想多说,也善解人意的转移话题。
“我有个包裹在公社,大伙的草药也攒了一段时间了,抽空去一趟公社吧?”
“好啊,”楚宁点头答应,“我正好想给家里寄点东西。”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去和大家说。”说罢就去
楚宁在陈知意转身后,脸上的笑意淡下来。
楚盛杰什么性子楚家父母不知道吗?
居然听信一个刚嫁进来没多久儿媳妇的话。
而且楚盛杰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多吃点怎么啦?他们家又不是供不起!
楚家父母脑子抽了吗,自己亲儿子都不相信。
气过之后,楚宁开始写回信。
说让他别的不要多想,先把书念完。
他自己手里有钱,实在不行还可以去爷爷奶奶家蹭饭,别饿着自己。
最后还是给他打包了点蘑菇和菜干。
把老师家当成通信地址怎么也得表示一下。
何况这个老师以前也教过她。
自从扫盲班办起来,廊山大队这边的信件都比以往多了些。
大家平时都很省吃俭用,但偶尔花点钱给在外多年未见的亲人去一封自己写的信还是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