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范雎所用之计策,也难怪被后世人称之为“厚黑学鼻祖”】
即使是不知道“厚黑学”是什么,但是提到范雎的计策,大概是明白"厚黑学"的意思了
【王莽:“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厚黑学)】
【李世民:不管用的是什么样的手段,只要结果事好的就是成功(时代不同,现在不要学习)】
李世民的话让不少人赞同。
秦锦觉得这真的非常有必要加上一句前提,在法律的范围之内。
【魏王:秦国君主果然都很薄情寡义,范雎就是一小人,白起无愧于秦国,居然还将他搞死,白起,来我魏国,绝对不是这样】
【朱棣:确实不是这样,到你们魏国去,最后就变成了“白起?谁,历史上有这个人吗?无名小卒罢了”】
朱棣说话是越来越扎心了,直接给魏王气的吐血。
关键是还有好多人赞同朱棣这个说法,纷纷在下面接龙。
“白起,谁啊”
“张仪,谁啊”
………
相较于前面的几个人,范雎给大家的冲击力更大,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想过无耻,没想过还有更无耻的。
这范雎也真的是“诡计多端”。
还有就是不得不说魏国的人才是真的很香啊,不管是本国的,还是投奔魏国的,有九个是名留青史的,再者后世距离他们这个时候尚且非常远,记载的人才肯定是不止这几个。
于是魏国被其他六国给盯上了,探子也用上,等着捡漏魏国不要的人,万一是个张仪、范雎、商鞅呢。
被盯上的魏国。
“你们真的不要太离谱,我魏王在此发誓不要的人全部噶掉,绝不给六国捡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