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死尔…

大道觉 警戒色 2312 字 18天前

庙祝!?

李承道骤听此言也是满脸的问好,就像那中年儒士所料的那样,李承道虽然回过神来了却全然没有在意他刚才说了什么,当听到面前之人竟是此地庙祝之时满脸的不信。

上下打量了一下,此人身形挺拔、容貌俊朗,虽然已经年过四十的模样了但丝毫不影响其气质,更添几分沉稳,一身书卷之气浓厚,若说他是当世大儒李承道都会信他几分。

可说是庙祝……这怎么看都很违和啊!

心中虽然不信,可问道面前了李承道还是回道:“哦…没事,观此神像惊奇,故有些忘神罢了…”

随即惊觉面前之人自称此地庙祝,而自己随口议论神像却是有些冒犯了吧!随后略显迟疑的问到。

“呃…这些没有犯到什么忌讳吧?比如…嗯…不可直视神明,不可议论神像什么的?”

“这个到没有,黑山娘娘不在乎这些,只要来此虔诚一拜即可。”

中年儒士看出李承道交谈的兴致不高,话到此本来也就可以结束了,他为此地城隍也有许多事情要注意的,不过对于面前年轻公子的莫名熟悉的好感和好奇之心让他又忍不住继续寻找话题攀谈了起来。

李承道虽然此时没有什么交谈的兴致,但他也怕那中年儒士出现什么后遗症,也就顺势交谈了起来。

简单的几句闲聊,俩人谈兴渐起,互通了姓名之后,那中年儒士更是把自己如何成为的庙祝给他一一道来。

小主,

原来,中年儒士名叫王庾生,本是此地临浮镇唯一的秀才。自幼家中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过的也不苦,是普通人家。家中就他一个独子,父母自是对他寄予厚望,很小之时就送去本地私塾蒙学。小王庾生虽说不是天资聪颖之人,但从小受儒道先贤熏陶,耳濡目染之下对读书颇感兴趣,家中之人也是十分高兴,全力供其求学。

如此苦读十余载却屡试不中,只得了个秀才的名声,不过在这个偏远小镇之中也算是了不得了。而家中也不指望凭他一步青云,见其屡试不中父母也希望他回来接手家业、传宗接代。

只不过,当时的王庾生却不甘如此,决心外出游学。父母自然百般不愿,不过耐不住王庾生坚持,最后只得同意他这一次,如若还是不成就乖乖的回来安心生活,于是王庾生便开启了自己一段远游的生活。

如此一走便是三年,三年之后王庾生归家,当时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再见之时已然成熟沧桑了不少,但他的眼神却更加的坚定。见过了小镇不曾见过的风景,听过了那些至理之言,他也有了不同的理想。虽然他还看不清自己的道路,但他心中坚信自己要继往圣之绝学,开太平之世。

回来之后除了听从父母之命结婚生子之外并没有继承家业,而是更加努力的学习,一头扎进了书海之中。如此苦读又是十余载,转眼王庾生便已过而立之年,可是奈何又是屡试不中,连一展抱负的门槛都没有迈入。家人每每劝其放弃,王庾生也都不放在心上,更是刻苦用心,日夜不辍,雪天萤席,一心扎在读书之中。

这样不分昼夜寒暑的苦读终于拖垮了他的身体,在某一天终是一病不起。如此劳累过度,王庾生的身体已经是油尽灯枯,家人请了许多医生也都无济于事。

王庾生只能躺在床上静静的感受着身体的生机一点点的流失,回想着自己的一生还真是一事无成,心中纵使万般感慨却都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死亡一步步的逼近。

就在他自知大限将至的弥留之际,一个神人忽然出现在了他的眼前,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煌煌呼,如神人。

如此景象不似人间之景,是自己的臆想么?

都说人在将死之时会看到自己一生的幻象,而自己看到的确实如此臆像,自己的一生竟然不足一回首,王庾生满含遗憾的闭上了双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