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皇上又调戏儿子了

第190章 皇上又调戏儿子了

这还只是最基础的费用,给先生的工钱,也叫束修可都没划到总金额里面。

读书人在这个时代是非常罕见的,因此他们穿着也会比常人不同,再加上吃饭一些乱七杂八的费用,花销就变成了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到时候如果有能力可以上京赶考,在外地千里迢迢奔赴京城,又是一笔可观的开支。

“这不是去抢吗?”康熙声音不大的念叨了一句,在这午后的时光里有些突兀

“本少爷不是个不识货的人,盛京还有北平,那些顶尖的书斋的里面的文房四宝,也比这边至少便宜了五百文。我瞧着,东西都是差不多的。”

凭什么同样的东西,就要卖出两种价格呢?

老板一脸警惕的看着他,心道这人看着穿的人模狗样的,别介再是来惹事的吧。

“……这个,客人这个东西您买吗?”

“失礼了掌柜的,我们不买了。”

婉雪急忙拉着康熙离开,离开店铺走出了些距离才轻声解释道。

“少爷,读书的人本就不多,所以家阿哥会稍微贵一点也是常理,而且各郡县的人口比例不同,赋税也不同。”

“您想啊,商家想要赚钱,只好把这些税钱啊都加进去,他们自己不愿意 付钱,所以只好让百姓来付钱了。”

更何况僧多肉少,能读起书一直读书的也就这么些人,时间长了这些东西早就成垄断行业了,面向的用户群体都是一定的。

而且这些东西好多都是从别的地方运过来的,这一路上打点,雇佣镖师,住宿啊、吃饭啊,还有店里小伙计的工钱,哪样不是白花花的银子?

而且大家都在一个郡县做生意,价格不可能差距太大,所以估计别的店也差不多就是这个价格。

虽然大清现在的赋税并不高,但是对于商人来说,商税这是众多需要纳缴的额度中最小的一项,好多地方临时加派的税收,还有许多类目繁杂的通支才是大头。

比如说今天某某地方要闹洪灾,朝廷先给了一笔银子下来,但是现在银子在路上还没有到位怎么办?

这中间的时间差只能靠着地方自己想办法, 官员拿不出来钱,那应该咋办?

让地主还有这些生意人捐款啊。

还有很多的,没办法放在明面上来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地方官员想贪污但怕被发现,也只能找这些人来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