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民国将领×青年学生4

西装和长衫成为了好朋友。

“《青年报》今天新出的报纸你想看不看?”林竞川凑近顾昔言耳语道,“我可是好不容易才搞到手。”

《青年报》顾名思义,是一家专门出版以青年人为受众群体的兼具小说散文、长短篇诗歌、学术讨论新成果和时事政治等板块的报纸的报社名,同时也是报纸名。

但是重点不在于《青年报》,而在于用《青年报》在某个地方换取而来的《红旗报》!

《红旗报》是共党1930年秘密开设的一家报社的红色刊物,在北平秘密活动,因为民党的剿杀,所以这报纸可并不是你想得到就能轻易得到的。

而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林竞川就得到了一些获取《红旗报》的门路,带着顾昔言一起了解了很多共党的思想主张,也很向往。

但是由于理论体系的相关知识了解得不够充裕,二人也只是有红色倾向,但是谈信仰还不够,加上一直接受的思想和民党对共党的反面宣传,更是让二人歇了别的心思。

说白了就是知识浅,不够信。与其相信弱小的共党能救中国,林竞川还是更愿意相信民党可以醒悟去抗倭。

“好啊。”顾昔言隐隐有些激动。

《红旗报》对国情的把握、对时局的分析以及一些观点看法,顾昔言还是很赞同的,总有种豁然开朗被点拨通透的感觉。

“这里人多眼杂,咱们去秘密基地。”

说罢,林竞川就拿过顾昔言手中的东西,快走几步叫住了前面的几位同学,托他们帮忙把东西带回宿舍,然后又回来拉着顾昔言前去他们的“秘密基地”。

说是秘密基地,不过是学校后山众多小山丘中的一个。

时值春日,后山除了满山的嫩芽,就是遍地的野花。小小的花苞只青涩地露出一点点的色彩,却为整个大地增添了不一样的活力。

走过不平的石墩,越过潺潺的溪流,顾昔言少有地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

学校里的大部分同学是不屑于来后山的,外面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难道还比不上这满山的野草?

去一趟图书馆,看一场话剧,观一场电影,参加一场舞会,哪一个不比来这里强?

但是却又好似哪一个都比不上这最原始的自然景象。

“昔言,我跟你说,它这篇文章写的可真妙,它……”

不等林竞川继续兴奋地说些什么,顾昔言制止住了他从口袋里翻找东西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