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戴森球

AI医圣 李昱 896 字 21天前

5、这样一个“球体”是由环绕太阳的卫星所构成,完全包围恒星并且获得其绝大多数或全部的能量输出。

6、戴森认为这样的结构是在宇宙中长期存在并且能源需求不断上升的文明的逻辑必然,并且他建议搜寻这样的人造天体结构以便找到外星超级文明。

7、从那时起,各种各样的设计,包括建造人工天体或一系列这样的结构以便包围太阳,便不断地由一些狂想的工程学家或科幻小说所提出,并冠以“戴森球”之名。

8、这些后续的设想没有仅仅在从太阳能收集站上止步——许多工程设计还包括建设人类殖民地和工业基地。

一部分觉得戴森球无法实现的人们提出,尽管戴森球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但与它的建造过程相比,它所带来的收益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况且,戴森球还有一个巨大的弊端,那就是它实在是太大了!

根据弗里曼·戴森的预测,如果戴森球的大小能够包围住整个恒星,那它的直径至少也要达到2亿公里!如此庞大的结构仅仅只是为了攫取能源,未免也太过大材小用了。

不仅如此,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文明对能源的需求虽然在不断增大,但无论从能量的制造还是存储的角度来看,都有小型化的趋势!很难想象文明需要带着一颗恒星在宇宙中漂泊。

又有的人觉得太阳系的质量百分之99.86就集中在太阳上面,这些质量的物体无法制造一个包裹太阳的戴森球。

觉得戴森球能实验的人认为我们能展开三维的物体让它变成二维,然后面积几乎无穷大就能包裹住太阳这样就能充分的利用太阳的能量了,但是按照目前的科技是无法完全实现这样的。

于是太阳系联盟的兄弟们建立了一个名叫戴森球的研究院去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太阳的能量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