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岗位

孙宗远有上一世经验,知道花花轿子众人抬的道理。

聊了会,王乡长说:

“宗远,你的办公室临时安在水利站,走,我们过去看看”。

水利站只有两间房,里外套间,里间有两张办公桌,两个档案橱,还有一张小床放在角落里,墙上挂着红花乡的地图,地图上标注着村庄、山、河流和交通道路等等。

王乡长把他安置在里间办公室,然后又把水利站的两个人叫过来开了个见面会,“这个是新来的技术员孙宗远,人家是大学生,以后你们三个人就在一起工作了,有什么事情,孙宗远临时先牵下头,你们先认识一下,十点宗远和我一起去小学去看下”。

“好的,王乡长,您先忙,十点我在大门口等您”。

王乡长离开水利站,孙宗远和水利站的两个人交流下,才知道一个叫做杨志武,27岁,是个部队伤残军人专业的,才来一年半,业务什么也不懂,家是本地人;另一个叫李振,是附近乡领导的孩子,18岁,临时工,初中毕业后就来到这里混日子打酱油。孙宗远也介绍了自己,希望三个人密切配合,共同奋斗等等。

九点五十分,孙宗远推着自行车就在政府门口等着王乡长,车把上挂着一个布包,里面有卷尺、笔记本,还有一个罐头瓶子装的开水。

十点五分,王乡长和孙宗远离开政府,来到乡小学门口,小学蒋校长、红花工作区张庆才和红花村支部书记李志堂也都等在这里了,相互介绍认识下后,王乡长对这几个人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工作,最近几年投资修缮了多处学校,更是解决了广大教师工资拖欠十个月的工资,但是,红花乡小学门口道路不能真正反映我们乡重视教育的成果,奔着教育为人民的思想,乡党委政府决定修建小学门前的这条道路,以后这条路就叫做育才路,修路工程就叫做育才路工程,今天我们来就是开个碰头会,有什么问题大家也商量一下,大家一个一个发达言,孙技术员,你做下记录。”

村里、工作区里都相继发言,但都表态听党委的,不拉后腿等,水分太多,含金量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