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演讲的轰动

李俊廷和刘珺等教研室的几位老师认真翻看着他的演讲材料,心里纳闷:

这是个学员写的材料吗?感觉应该是省级经济研究所或者大学教授研究心得啊?

李俊廷主任自己也拿不准,就又复印一份,发给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一个师兄,现在是博士生导师的朱长青教授,请他给综合评价这个材料的水准。

一个周时间过去了,周长青教授打来电话:

非常具有专业经济学知识,研究和提出的方法具有高度的全局观和超越时代性,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请告知作者如果合作把核心内容进一步深化,可以发表在国家级经济学刊物是。

又过了三天,周长青专门赶到党校,在李俊廷主任和刘珺老师的陪同下,一起和孙宗远深入探讨了材料中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孙宗远利用前世丰富的发展经济的经验和学识,把其中的超前性的问题解释的清清楚楚,并且同意和朱长青教授合作修改这篇讲稿,发表在相关刊物上促进国家发展,避免前世走的那些弯路。

在这几天里,孙宗远也够忙活的。

李传友让孙宗远到市委给常委们又做了一次讲解,孙宗远感觉可能一些观点太超前了,再者乾河的财力有限,又不会像前世建立融资平台搞开发,估计效果不大。

不过让这些精英们如果对某一个方面或者是某一个人受到启发,那也就难得这场口舌之力了!

在小会议室,李传友对孙宗远说:

“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你写这个材料目的不是显示你的文采和口才的吧,你现在给我说要地委适合做哪些方面?”

孙宗远红着脸暗道:姜还是老的辣,做的这么巧妙还是让他们发觉了!

“李书记,我哪敢在如来佛前耍花招啊,不过我还是有点想法的。”

“别遮遮掩掩的,我们早就知道你的心思。”孙配清接着说。

“好吧,我一个一个说。”孙宗远装着委屈的样子。

“大制造,我感觉地区可以出台支持政策,力度要大。大市场,现在发展形势还可以,估计今年就可纳税2000多万,还需要在周围交通和营商环境是继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