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干部档案

一个问题算是有人去操持去了,孙宗远又总结了一下还是安排有人做最好,自己一个人真的是干的很累的,鞠躬尽瘁确实很难搞,一个团队干起来就是轻松多了。

孙宗远翻看着手里的干部人事档案,眉头紧皱,六个工作区书记的身份是各有千秋:

有一个叫徐兴福的工作区书记,都四十五岁了,以前是公社时期干中层十一年,工作区书记又干了五年了,原来是村里的大队长出身,干的时间长了解决了身份,但不是干部是个工人身份,为人不错工作很有经验,关键是人比较老实能干是老黄牛似的干部,也没听说过工作中的任何怨言,还是很知足样子。

身份不行,学历是初中毕业也不符合干部四化标准,想提拔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先放一边吧,下步看看能否轮轮岗。

第二个叫王得全,年龄36岁,部队转业的干部,高中毕业,工作区位于红花乡西南部,前期在养猪和荒漠化治理工作中表现可以,特别是在荒漠化治理工作中,破天荒的在纯山石的山顶120多亩的平台上搞起了莲藕种植,方式很多人都看他笑话:

在山顶上种莲藕,那不得是早早旱死?

工作区辖区有十几个这样的山头,相对高不过四五十米,如果一个成功了那么近千亩的光山可就有了利用价值了。

王得全宣传发动了近十天,没有一个人敢揽这个事,他就一生气自己和村里签订了承包协议,一年一亩五元,连续承保二十年。

他拿出积蓄加上贷款共6万资金按照孙宗远福山农场样板建起了藕池,然后从山下向山上拉土运肥栽种上地膜土豆,土豆在五月中旬收货之后,又急急火火的栽种上莲藕,幸亏抓得及时,也就比福山农场莲藕种植晚了半个月的时间,然后用多台抽水机连续向山顶供水,前两天收获莲藕卖到批发市场,全年竟然有了30万元的收入,出去各种费用,净利润也有20万元,别人祝贺他的时候他说:

“我感觉跟着孙书记的走是没错,但是大家就是不听,我挣了点钱是让大家硬逼出来的!”

你别说,王得全的这个以身示范作用还就是好,当五月份土豆卖出去的时候,全乡很多村的干部和群众都上山看他的稀罕和笑话,都没想到收获这么大,很多村的荒山荒坡一下子都承包出去了,特别是个别村还是实行的竞价承包,集体收入也增加了,承包户赶在六月底栽上了水稻,产量也没比山下的差多少,全乡在夏天又有近8000亩荒地得到整治,这个成绩还真是王得全给引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