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慰着廖海等人:“没事,我家主人厉害着呢。”
这时,余龙则是不慌不忙地合掌,高声念了声“阿弥陀佛。”
佛号之音在祭祀场上回荡,宛如雷霆般的力量在空气中凝聚。
且极具穿透力,闻者振聋发聩。
这句佛号绝不可能是一般之人能发的出来的,其中定然加持了佛的庄严和包容,以及佛的宽宏。
低沉的哀乐和人群的交谈声仿佛在一瞬间变得微小无比。
众多坐在祭祀台上的坊主(和尚)们纷纷转头,目光怀疑而惊愕地落在了余龙身上。
坊主(和尚)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难以置信的神情,仿佛看到了一件让他们震惊不已的事情。
他们几乎同时齐刷刷地站了起来,动作整齐划一,目光凝视着余龙。
但见着身高也就一米五几脸上稚气未脱却又沉稳异常的余龙时,他们一脸的惊讶。
只见余龙双掌合十、光溜溜的脑袋在阳光照射下透着层层光晕,稚嫩的脸上是一副慈悲,俨然就是一尊身材矮小的小小的佛。
坊主(和尚)们双眼之中透着深深的震撼和不可思议。
紧接着,他们纷纷往余龙快步走了过来。
这样的景象让周围的人群也不由自主地静了下来。
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余龙和坊主(和尚)们的身上。
姜文也停下了脚步,站定着,回头笑意盈盈地望着余龙。
坊主(和尚)们来到余龙面前,双手合十面带敬意。
他们同时宣颂了一句:“阿弥陀佛!”
其中一位年纪最大,有着花白胡须、眉毛,也是穿着十五条袈裟的坊主(和尚)恭敬地对余龙询问道。
「贫僧法号六心空、法师法号をお闻きしますか」
他说的是倭国语。
余龙没戴耳麦,没听懂,一脸的懵逼。
那位坊主试探着再用华夏语问:“贫僧法号六一心空,请问法师法号?”
旁人见着那坊主恭敬的神态,立即哗然一片。
法号为六一心空的坊主(和尚),在倭国佛界可谓是德行修为最高深、最具影响力的大师。
在倭国,70%以上的人都修佛,整个倭国约有七万五千座寺院、三十万尊以上的佛像。
对于面前的这位六一心空大师,谁人不识?!
而今他却对着一位像是年少无知的光头小子低眉问询。
余龙仰着头,一脸稚嫩却又充满着悲悯,声音洪亮地答道:“阿弥陀佛,贫僧至无!”
“至无法师,请问在哪宝地修行,你看起来年龄尚小,应该还没受戒啊?”
余龙面无表情地反问。
“六一心空大师,心中有佛,受不受戒,又岂能妨碍吾等参修佛法、悟佛学大道?”
六一心空大师听了,不禁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