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是华国政府机关发布对方权威报刊,上面不仅有本国的时事新闻,就连外国政坛以及相关的动态都有记录,能让阅读者做到,足不出户,就能知道世界上大部分的动态。
最重要的是,这里也是政府机关对于某些事情的反应和评价的主阵地,顾城生活在这个国家里,为了让自己不是显得那么的落后,自然是需要了解到这些信息的,而且现在又不像前世,各种社交软件很容易就能看到一整天的热点。
文学报,这是孙永昌工作的地方,也是转载自己散文的报刊,是文学杂志社的重要构成,是全华国,乃至整个东南亚最大的文学报刊,所有的文艺青年都以上过这个报纸为荣。
在文学界,一个上过文学报,和一个没有上过的,那是完全的两个档次,也成为了普通民众辨别一个作家水准的重要因素。
文学周刊,就很简单了,是文学报社旗下的周刊,每周发布一次,因为受限于约稿的原因,大部分的时候在周二左右,就把所有的篇幅给确定了,除非出现什么重大的状况,不然一般是不会更改的,。
然后周三,周四,就是在印刷厂制作的过程,通过上一期的销售数量,加上百分之十,然后印刷。
周五周六上午,就是铺货时间,用出版社的车辆拉到每个重要的销售城市的渠道中,把货按照往日的销售量分铺,周六下午和周日,就是正常的销售时间了。
周刊每周更新一次,对稿件要求十分的迫切,一直以来,也是靠着文学报的名声,才不至于稿件短缺,但是最近一段时间,销售数量好像陷入了低迷,整个月呈现了直线下降的趋势。
这让周刊的负责人可是着急上火了,头发都掉了一大把了,开会研讨了很多次,准备增加周刊的稿件质量,而这个时候的顾城正好因为文学报的转载进入到了编辑部的视线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讨,周刊工作人员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朝着顾城发起了专栏邀请,准备用对方的散文填充到周刊的内容中,看看是否能够挽救日渐低迷的周刊。
顾城当然是不知道这些的,他游览着文学报上面的优秀文章,为这个世界的文人卓越的文笔感到惊叹。
虽然历史发展轨迹不同,造成了时空的偏移,有些文学大家不免的失去了原有的光辉,不过这个世界上,也有着以前没有出头的作家踊跃**,成功的在文坛占据了一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