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马无夜草不肥

跟刘曼分开后,古小满大踏步往回走,心情也是格外的舒爽,那种被美女感激的心情让他美美的体会了一下做男子汉的气概。

从县城到三道河大队走这条山路的话,差不多有十七八公里,古小满迈开大长腿一路疾走,想要快一点赶回窑洞。

走着走着他就想起了从徐建设的衣兜里顺走的票据来。

掏出来一看,发现果然是粮票,还是全国通用的那种。

数了一下居然有二十张,还都是五市斤的,另外还有三张工业券。

这玩意可是意外之喜,甚至比粮票带来的喜悦还要大。

工业券是特殊时期国家发行的一类购买工业品的票证。

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物资匮乏,国家采取了凭票证供应商品的办法,以确保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工业券的发放对象是在职人员,发放比例通常是每20元工资配一张券。

凭工业券可以购买的商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毛巾、毛毯、毛线、手帕、电池、铁锅、铝制品、搪瓷用品、服装类,甚至包括自行车,缝纫机、闹钟、收音机、进口物资、各类香烟、茶叶、白酒等物。

工业品券是特定时期用于购买工业品的一种凭证,通常随工资发放,用于替代现金进行商品购买。

这徐建设哥俩据说都是无业游民,这玩意的来路恐怕很值得推敲。

起初从别人兜里掏东西的不良反应,随着古小满想到徐氏兄弟的身份而淡化。

有了这三张工业券和一百斤粮票,他们接下来的安顿计划可以说要简单不少。

“哎吆,这还真是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呢……”

带着要起飞的心情,古小满在天色即将擦黑时赶到三道河村尾的山梁,也就是横在米家河窑洞跟村子中间的矮山。

从这里往北方向就是村子,往南越过山梁就是一大片空旷的河谷地带,周围杂草丛生,米家河顺着大荒草垫子蜿蜒流淌,两边都是相对平坦的沙土荒地。

古小满所站的位置是山梁西段,他停住的原因是前方的一个提着粪笼(用来拾粪的竹筐)的老头。

这人他见过,就是刚到这里时碰到的老猎户,拾粪一般都是在早上,晚上哪有粪便可捡,这老猎户提着个大粪笼就有些古怪了。

“大叔,您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