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把人性想得太好,把关于他师父的那些谣言,进行美化了。
一想到诸寻桃身为堂堂的尚书之女,竟然连冰盆都不知道,
嘴贱的杨大夫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问了一句:
“师父,你真的没有用过冰盆吗?”
“别说官宦子弟了,哪怕是商户家的孩子……”
也是在夏天用过冰盆的,因为想要用冰盆,只要有钱造个地窑放冰就行了。
所谓的冰窑就是地窑传贡存冰,这才得名冰窑的。
“闭嘴。”
对自己回答过的问题,诸寻桃没有兴趣回答第二遍。
“冰已经有了,我现在会尽量多做一点冰出来。”
“你取了容器,检查一下痘牛的情况,挑一些出来,尽快把痘液取下来,低温储存。”
冰都有了,他们总不能还一直干瞪眼,然后眼睁睁地看到痘牛的病好了,痘液都没有了吧?
得诸寻桃的提醒,杨大夫才想起来,现在不是他八卦的时候,正事要紧,取痘液在首位。
都城绝大部分人都还没有接受种痘,而偏这群人也是最危险的。
存取痘液的事情,还真是刻不容缓了。
好在杨大夫不是什么傻白甜,知道多取一点痘液就等于是能多救几个人。
所以,杨大夫不仅自己出马了,还从自己坐堂的医馆里找了不少的帮手过来。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经过诸寻桃的同意。
现在会接种、作为老熟手的,只有魏御医他们三个。
接种的人才三个,但要被接种的却是千千万万都不止。
为了在推行接种的那一天,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为更多的人接种,
诸寻桃就提醒了魏御医和杨大夫,这活光他们三个人干,干死都接不了几个。
于是,杨大夫拉了自己相熟的大夫来学这门技术。
刚回宫给皇后和太子接种的魏御医则会把御医院里的人带来。
如此一来,这么多人学会种痘之法,那么怎么的,都能把都城附近的百姓都搞定。
趁此之前,杨大夫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多的收集痘液。
像那些刚刚染上痘的牛,杨大夫就会选择不去动它,等它再长长,长得多一点下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