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若水铺”初遇困境

第二天,来送货的王叔悄悄告诉静之,说镇上那两家老牌肉档今天恢复了平时的进货量了,他们应该有对策了。

静之谢过王叔,说不管他人怎样,“若水铺”都是照常做自己的生意。两人闲聊几句,静之问了一下他帮忙推荐杀猪的事,王叔这个他一直有在做的,效果应该半个月后体现,因为半个月后就是快到清明节了,到时肯定会有人来问上门杀猪的事,到时他再推荐,到时就肯定会有要杀猪的客人。

静之谢过王叔,在王叔离开时不忘顺手切了一块好猪肉给王叔。

果然,在大家一大早陆陆续续来逛集市时,在镇上老牌肉档那边响起了一长串的鞭炮声,大家看到老牌肉档前面各立了两个牌子,上面都是写着“回馈老客户,今天起所有猪肉打8折”。打8折啊,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好事,大家都奔走相告,消息瞬间就传遍了整个镇,想买肉的或不想买肉的都去曾福和何大腿的肉档去买肉了。

只有零星几个确实想感受一个“若水铺”精准切肉或对肉类有要求的顾客来帮衬“若水铺”。

甚至上午还有几个好事人想来“若水铺”买肉,叫静之也打8折给他,说那两家肉档都打8折了,“若水铺”干嘛不打?

静之告诉这些人,每家商家做生意方式都不一样,“若水铺”进货要贵些,所以无法再打折,而且即使进货价跟他们一样,“若水铺”也不跟别人打价格战。

那些来讲价的人就不再多说,去那两家老牌肉档买肉去了。

结果那两家老牌肉档的猪肉一个时辰不到,就全部卖光了,而静之的1扇猪肉一个上午只卖了三分之一,下午倒是有几个急着要买肉回去招待客人的人见老牌肉档没肉卖了才来帮衬静之。

最后集市结束,静之的1扇猪肉还剩一半。晚上,静之和尚善就将剩下的猪肉做成香肠烘干。

接下来的几天,“若水铺”每天的销量都是1扇肉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从来没有卖完过。

而曾福和何大腿的肉档每天进货4扇猪肉还是一个上午就卖完。

静之和尚善也不急不躁,他们在等属于“若水铺”的机会。

就这样过了几天,几天后的一个中午,一个跟静之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过来了。

他走进店铺,看到“若水铺”的肉案旁边还用一张纸写着“上门杀猪”。

他激动地问道“你们还会上门杀猪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