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迁居邺城

姜无媚惊喜抬头,痴痴道:“可以吗?不回涿郡了?”

张崇义轻轻吻了吻她的樱唇,小声道:“年后我们就会搬家,大将军府要搬到邺城。”

姜无媚挺直腰板,吃惊道:“大将军府搬到邺城?为什么呀?”

张崇义情知这位美妾是个单纯的武夫,于军政大事远不如郦宛丘来的通透,跟她多说无益,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魏郡繁华富庶,这座府邸曾是魏国的都城,我瞧着喜欢,就想搬过来住。”

如今兖州范进的主力大军还在潼关外面的弘农郡拉锯,进退两难。

北面的巨鹿等郡四月份被吃掉了两万多人马,属于秋后的蚂蚱,折腾不起大风大浪。

并州霍鹏跟他是生死同盟,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对他们动手,魏郡可以说是高枕无忧。

随后一段时间,张崇义就在郡守府里处理军政要务,白天忙的晕头转向,茶饭不思,晚上跟姜无媚住在全新的小眉庄。

其他妻妾远在涿郡,他便将所有爱意释放在姜无媚身上,宠的姜无媚整日眉开眼笑,天天都像是过年,恨不得时间永远停在此刻。

大年三十,他们在府里感觉不够喜庆,本想去街上凑凑热闹。

可是邺城被围大半年,城里的军民死伤惨重,遭殃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主要官员多数被杀,街上的节日气氛有些冷清凄凉,挂红灯笼贴春联的人家不到一半。

于是叫上张微等将领犒赏诸军,跟将士们一起吃年夜饭,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张崇义携带姜无媚去新郡守府慰问郑远山等新上任的郡县官员。

魏郡郡官除了郡尉秦栋、副尉魏奇被俘,其他人几乎死于乱军之中,差不多算是一锅端了,与当初的信都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好处是少了碍手碍脚的旧势力从中作梗,郑远山郭怀玉安贡生这三位主官可以大显身手,坏处就是一切必须从头开始,万丈高楼平地起。

战后重建千头万绪,张崇义最怕这些繁琐的细枝末节,以前都是杨千钟司马晋等人帮忙打理,这次他毫不保留地交给了郑远山。

郑远山果真是员满腹才华经验老道的能臣,不过短短两三天功夫,就草拟出了重建魏郡的十六条建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崇义饶有兴趣地接过一看,瞬间惊为天人。

他写的每条建议都是高屋建瓴,提纲挈领,与以前接收河间信都青州六郡,苦苦摸索出来的做法大同小异,却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条理清晰,先后有序。

这位三十多岁就在朝廷当上三品侍郎的大才,一出手就技惊四座,张崇义暗呼早得此人,接收河间信都等地何至于如此劳心劳力?

张崇义原本自忖自己接收了很多城池,可以过来给他们查漏补缺,结果发现郑远山各项工作推进的滴水不漏,比他们那群草根包子强多了。

虽说万事刚刚开头,但张崇义对郑远山信心十足,先不说他谋略如何,单就这份治事才能就不在杨千钟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