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大邑篇二)大闽向大邑和大乌借道

按照敏公主的计策,闽军开始组织军队,准备先进攻大离然后向大悦进攻,借此给大邑施压,逼他们保持中立,并交出解药方。

暗卫早就将情报送到了邑皇那里,邑皇很清楚,这是敏公主和闽皇的多重顾虑。一则邑国是敏公主的母国,总是有些投鼠忌器;二则邑国国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打大邑需要更多的军队;三则大离刚刚复国,武力还弱。而大悦一向不善武力;

更重要的一点是,大闽目前还不想和大邑撕破脸皮,毕竟解药方在大邑手里,救回闽皇的命是第一重要。所以,即使大闽知道了此次干饴使用迷幻药行刺是大邑授权,也没有公之于众。既保全了闽皇的颜面,也给和大邑的关系留了回旋的余地。

到底敏公主继承了邑太后的才华,真希望你能成为另一个邑太后,可也怕你会成为另外一个邑太后!

邑皇一方面感慨敏公主的聪明睿智,一方面感慨时局的无常,残酷的不能让人顾念亲情。

大离和大悦不久将会起战火,邑皇心里盘算着下一步该如何走。大离和大悦都是两个优秀的盟友,当然离皇除去。

对于晋王珅的顾虑和犹豫,邑皇非常了解,甚至感同身受。早年邑太后还在世的时候,年轻刚登基的他,也有过类似的日子和感受。

想到这些,邑皇感觉,需要助晋王珅一把力了。不光是因为有类似境遇,也是因为行刺闽皇之事,大邑有算计大离;更是因为大邑需要大离这个盟友,而晋王珅更适合成为这个盟友的领袖。

以往在晋王珅那里“耕种“够多了,该是收获的时候了,万不可因为严峰的出手,毁了自己多年在晋王珅身上下的功夫。

每每想到这里,邑皇心里就有些窝火。但是自从严峰离开以后,邑皇整日像少了魂一样。成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可就无计可施。

“都说不是冤家不聚头,是不是不是冤家也成不了君臣啊?” 成安经常悄悄地这么问自己。

很快进入了冬季,大闽集结了军队,准备向大离开战。

问题来了,如何可以进军大离?要么经过大邑境内,要么经过大乌境内。

如果没有严峰出手救干饴,大闽自然知会大邑,从大邑境内过。如今大邑和大闽的关系有些不尴不尬的,攻打大离的军队如何借道?

再有就是从大乌借道。大乌一直侵扰大闽边境,蒙奈在战役中负了重伤,差点丢了一条命,两国的关系也空前的紧张,大乌会借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