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大夫便是说里面有病气。

有人看到了旁边燃烧殆尽的蜡烛,也高兴的说,“肯定是有能够燃烧的火气,要不然蜡烛如何点燃得火?”

还有人猜是花香,还有各种各样气味。

天幕下的人各种各样的答案都有,但也不乏有人迫近一部分答案。

沈括吹动了竹管,风从竹管穿过去,但他也想不出太多的办法来看看自己所呼吸的气体里有什么成分。

同他一样,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好奇,这空气和种地有什么关系?

难道这些农物还要呼吸不成?

朱清谷已经揭晓了答案,“首先我们要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混合物,我还记得这是何物。”苏轼不断的点头。

虽然他觉得追根究底,本意太过明确便是少了太多朦胧意味,但只要是能让人吃饱饭,诗词歌赋又算是什么?

“那么空气肯定也是由几种成分构成,首先是供给我们呼吸的,叫做氧气,氧气可以助燃。”

朱清谷播放了几个氧气助燃的视频,浅显易懂,天幕下的人相当一部分人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

“氧气的成分大概占了21%,78%是氮气。”朱清谷也放出来一个视频,告诉大家什么叫做氮气,氮气有什么性质。

“还有0.03%是二氧化碳,氧气是我们身体吸进去的,呼出来的就是二氧化碳。”她同样播放了一个小视频告诉大家什么是二氧化碳。

探究气体的组成让大家觉得很是奇妙。

“竟然还有这般奇妙!真是世界之大,奥妙也颇多!”李白亦是啧啧称奇,“看来原先我辈只局限在纸笔当中,便是忽略了更多,更大的世界!”

“这才是溯本还原啊,奥妙精华之所在。”杜甫也和李白一说一和的。

……

朱清谷不仅仅是因为要和他们科普才说这些东西,也是为了抛出引子继续讲氮肥。

“也就是说到处都是氮对不对?空气里就有很多,植物需要氮元素,可是空气当中的氮气也没有办法被植物吸收,所以人们自然是想方设法的制造出能够让植物吸收的氮来。”

“迄今为止,能够制造化肥的技术,全世界也只有几十个国家拥有,他们肯定是要拥有稳定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还有成熟的化肥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