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走到床边,凝视着昏迷的钟灵,轻声道:“从一个满怀理想的少女,到如今的邪教圣女,这其中的转变恐怕充满了痛苦和挣扎。”
袁天青点头赞同:“确实如此。根据那位亲信的日记记载,钟灵最初还试图约束弟弟的行为。有一次,她甚至亲自跪在弟弟面前,恳求他不要伤害无辜。可惜,这样的努力最终都付诸东流。”
袁清婉听闻此言,不禁红了眼眶:“她一定很痛苦吧,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理想被亲人亲手毁掉。”
梁明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或许,我们还能给她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毕竟,她的本性并非全然邪恶。”
众人闻言,陷入沉默。房间里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气氛,既有对钟灵遭遇的同情,也有对未来的担忧。最终,袁天青轻叹一声,说道:“先让她好好休养吧。等她醒来,我们再做定夺。”
……
钟鼓齐鸣,庄严肃穆的乐声响彻金銮殿。皇帝端坐龙椅之上,身着明黄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威严的目光扫视殿下。文武百官早已按照品级排列两侧,身着朝服,腰悬玉带,一个个神情肃穆。
待乐声停歇,一名身着绯袍的礼官高声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文武百官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大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由低到高,逐渐汇聚成一股洪流,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中回荡,震耳欲聋,久久不息。 一些年轻官员的额头上渗出汗珠,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依旧保持着五体投地的姿势,高声呼喊着。 就连殿外的侍卫也都能感受到这股山呼海啸般的威严,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杆。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户部尚书身上。他轻咳一声,开口问道:“今年的秋赋,如何啊?”
户部尚书闻言,脸色顿时变得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战战兢兢地上前两步,跪倒在地,颤声回答:“回、回禀陛下,今年的秋赋……比去年更糟。”
皇帝眉头微皱,追问道:“具体如何?说清楚些。”
户部尚书深吸一口气,继续汇报:“去年秋赋尚有1200万两白银入库,而今年……只有1000万两。这还是臣严令各地加紧征收的结果。恐怕这几年朝廷都将入不敷出啊。”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有的低声议论,有的忧心忡忡。皇帝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他紧握龙椅扶手,目光如炬地盯着跪在地上的户部尚书。
一位身着绯红官服的大臣突然站了出来,他是礼部尚书李明远。李明远向皇帝深深一拜,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龙椅上的君王。
“陛下,”李明远的声音洪亮而坚定,“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帝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来:“陛下,眼下国库空虚,民生艰难。臣恳请陛下三思,不可再斥巨资寻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之法。否则,我大周江山恐怕难以为继啊!”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众臣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龙颜。皇帝的脸色阴晴不定,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李明远却毫不退缩,继续说道:“陛下,长生不老乃是天道所不容。古往今来,多少帝王穷其一生追求,最终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与其耗费国力于此,不如多为百姓谋福祉。这才是真正的千秋万代之计啊!”
说完,李明远重重地叩首在地,额头紧贴冰冷的地面。殿内的气氛越发凝重,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皇帝的反应。
皇帝听完李明远的话,脸色骤然阴沉。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刀般扫过群臣。殿内顿时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变得微弱。
“哼!”皇帝冷哼一声,声音中充满了讥讽和愤怒。他缓步走下龙椅,龙袍拖曳在地,发出沙沙的声响。
“两年前,灵气复苏,天地巨变。”皇帝一字一顿地说道,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敲击在众臣心头。他的目光在每一位大臣脸上停留,仿佛要看透他们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