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套马的汉子

涛起微澜 有骨难画 1774 字 2天前

用时考验的是马匹质量,技术难度则既考验骑手本人也考验人与马之间的磨合程度。

这一点上包括项骜在内的所有外来参赛者都是很吃亏的,因为本地选手会带着自己的马来,那年深日久的训练自然早已配合的天衣无缝,而外来者除非也人马一起来的,否则只能骑赛事主办方提供的马匹,双方第一次见面别说发挥多好,能不出岔子就已经算是万幸了。

这边为了尽量弥补这个差距,早早的挑了一匹后就到赛场外临阵磨枪去了,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大致摸清了胯下马的脾气秉性,也尽量让它适应自己。

正式开比后他在速度上比最快的第一名慢了三秒半,却在中途的特技中实现了反超,而反超的关键便是“镫里藏身”。

这么大的一个人藏在一匹既不大也不壮的蒙古马身旁,同时不明显影响马匹的平衡性,以及还是首次合作的情况下,以上种种综合起来的难度之高获得了全场所有评委的一致认可,由此拿到了骑术项目的冠军。

但在加上射箭后确实落于人后了,这种古法短弓让项骜无法短时间内从现代复合弓的使用习惯上调整过来,再加上骑着马狂奔中放箭也和之前站定了射固定靶区别甚大,所以也算是拿出了最高水平,但也只获得了一个第四名。

不过他如摔跤的第二名一样,完全不在乎,而是将精力都放在了最后一项。

水欢这会儿也搞清楚了这一项到底比什么,便在休息间隙问:

“你是要比套马啊?”

“对,说起来我对这个擅长程度不比摔跤差。”

“你以前练过这个吗?”

“没有。”

“没有你说你很擅长?”

“一种运动我看一眼大概就能知道自己可不可以驾驭,如果感觉行,不需要怎么练也能立马拿出不差的水平,要是给我时间好好打磨,那进步空间还能很大。

套马这个我从电视上第一次看时便觉着可以,到了现场更是如此,所以你不用担心,看我怎么通杀全场。”

“我无条件相信你!不过比这个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瓦剌三艺都和打仗有关,这个呢?单纯从牧民日常生产中脱胎出来的运动?”

“不,这个和打仗也有关;你看套马时骑手端着的套马杆像什么?像不像马槊、骑枪一类的长柄兵器?而在马群之中套中特定的马,又需要什么?需要非常好的眼力,不能看花了找不到;还需要非常过硬的骑术,得在乱马奔腾之中保证不被冲到外面、不被撞倒;以及需要快准狠的出手能力,到了跟前对目标一击必中,否则错过一次机会再想下手就很难了,得把上面的流程重复一遍。

那掌握这些技能的人在战场上是怎样的?是可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大将,是能在混战之中擒贼擒王的顶级高手。

可以说套马对人与马结合的考验其实要远比骑射来的高,骑射只是跑跑直线,去射不会移动的靶子,但套马要在马群的夹缝中穿梭,要盯住并拿下也在狂奔的烈马。

所以如果说骑射只是考验普通的骑兵,那套马便是给骑兵中的将领所准备的,过去不管是成吉思汗还是忽必烈,都曾用这个项目筛选合格的猛将。

而忽必烈本人就是套马高手,非常擅长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