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董卓为太尉,项氏谋扬州

“陛下,董州牧万里迢迢,率兵勤王,此等救驾之功,不得不赏,请陛下重赏董州牧!”

“不错,董州牧对我大汉忠心耿耿,救陛下于水火,挽大汉于将倾,此等大功,不得不赏!”

“去岁,董州牧平定凉州之患,更是收服羌族,使得我大汉西北得以安稳,今次,董州牧又有救驾之功,臣以为,当封董州牧为太尉!”

“臣等复议!”

随着魏忠贤话音落下,一众大臣七嘴八舌的站出来,看着刘辩建议道。

“陛下,董大人虽然功高,可其为边军,不可久留京都,赏自然该赏,可眼下京都已然安稳,如此情况,董大人自然该回到驻地,至于功劳,自可封董大人为侯,以示嘉奖,何况,杨太尉接任太尉后,素无过错,若奉董大人为太尉,杨大人又如何安排?”

看着场中的情况,司徒黄琬神色难看的出列,对着刘辩躬身道。

“黄司徒此言差矣,董大人之功,何止区区封侯便可?如此情况,岂不是让天下人寒心, 言我大汉赏罚不明,请陛下封董大人为太尉!”

“不错,杨太尉此前坐视皇宫发生兵变,此便是最大的过错,陛下不罚他已经是皇恩浩荡,他有何颜面安坐太尉之职?”

一时间,宣德殿内吵作一团。

刘辩茫然的看着下方争吵的百官,而董卓则是老神在在,暗暗将那些反对他的官员面容记下,待之后,在秋后算账。

良久之后,董卓见这场闹剧还没有结束的意思,当即将矛头转向司空袁逢,太尉杨彪:“袁司空,杨太尉,不知你等以为如何?”

看到董卓的目光,袁逢和杨彪心下一颤:“此,此自然该是陛下决定才是!”

“陛下,老臣已老迈,恐无法担任太尉之职!”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杨彪纵然不甘,可也无法跟如今手握重兵的董卓相抗衡。

所以,只能偃旗息鼓。

“陛下,诸位大人之意,陛下以为如何?”

董卓见袁逢和杨彪服软,当即淡笑一声,看着坐在龙椅上的刘辩,大声喝道。

刘辩被董卓的声音吓的浑身一抖,当即颤颤巍巍道:“众,众爱卿所言极是,我,朕,朕同意!”

看到刘辩怯弱的模样,一众大臣失望无比,只是如今大局已定,他们只能默默流泪,嗟叹大汉国祚将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