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深入了解

于是于东来继续说道:“不瞒你说,郭总,我是个实在人,做不好的事情我是真的不敢去做”,接着,于东来继续讲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许昌庞东来生活广场说不定就是于东来“只想打理好”的那家店呢。在专业人士眼中,生活广场活脱脱就是个杂货铺,从童装到药品,那是要啥有啥;在商品的摆放和陈列上,更是大胆挑战传统商业思维:它“别具一格”地把超市放在了生活广场的二楼,一楼则有好大一块地方用来卖童装。走进胖东来生活广场,就像走进了迷宫,看似杂乱无章,其实别有一番秩序。不过,只要你仔细瞅瞅,就会发现一些别出心裁的小细节,它的商品陈列那叫一个丰富,在熙熙攘攘的客流衬托下,更能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它的生鲜商品那颜色,鲜艳得很,还有特制的喷水装置给水果、蔬菜自动保湿呢。就凭着这些小细节,这家两万多平方米的店,一年销售额能高达 5 亿元左右,给胖东来带来至少 3000 万元的利润。

这就是典型的东来风格——不走寻常路,却又能匠心独运。

“哎呀,我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子来陈列商品啊?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超市一般都会选择设立在一楼才对呀,毕竟那样会更方便顾客前来购物呢!”带着满心的疑惑,这个问题就这样被抛向了于东来。只见于东来先是哈哈一笑,随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小小的无奈之色,开口解释道:“其实吧,当初我们准备进驻这家物业的时候,一楼的好位置早就已经被其他商家给抢先占据了。实在没有办法,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将超市开设在了二楼。不过呢,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哦。后来经过一番考虑和运作,我们索性直接把整座物业都给买了下来。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尝试着在一楼也做点生意呗,于是就开始卖起了一些小百货之类的东西。嘿,您猜怎么着?这一试不要紧,居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呢!谁能想到,原本只是迫于无奈做出的一个决定,最后竟然阴差阳错地成就了这么一家业绩出色的门店呐!”

“你每月多给他发一万元,我就不信他会跳槽!”于东来谈论管理时,犹如天马行空,很容易“扯”到九霄云外,将所有问题都提升到人性的高度。在一次行业内的人力资源研讨会上,一些老总们就人才招聘、留住人才等方面大倒苦水。坐在台下的于东来实在忍受不了这些人在问题上的磨蹭,他拍案而起,大声说道:“你每月多给他发一万元,难道他还会跳槽不成?”于东来坚信,任何事情都是由人来操作的,只要有人来执行,就必须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在他眼中,那些所谓的“KPI 指标”、“绩效考核”都不过是浮于表面的东西,唯有“人性”才是最为根本的。他对“人性”的解释也极其简单:当你真心实意地对员工好时,员工也会全心全意地回报你。正因如此,当其他老板绞尽脑汁地倡导员工努力工作时,于东来却要求他的员工快乐地生活。

庞东来公司盛传着这样一本小册子,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这便是于东来为员工精心打造的“规划手册”。这本由“人生规划”“工作标准”“生活标准”等重要部分交织而成的小册子,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尽显这位草莽英雄的细腻情怀。譬如,在“人生规划”的篇章里,它犹如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详细地阐述了从基层员工到高层管理者所需的技能要求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生活福利。

说到这儿,作为房地产开发商的郭涛问道:“对于员工最难的住房问题,于老板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于东来笑了笑,然后看看侃侃道来:

首先,让我们聚焦于住房这个至关重要的领域,一同探究一下于东来那令人惊叹不已的宏伟规划究竟是怎样铺陈开来的。对于数量众多的基层员工来说,他们所置身其中的居住环境简直就是一个个洋溢着无尽温暖、散发着甜蜜芬芳的蜂巢。一般来讲,每两到三名基层员工都会选择合租一套宽敞而又惬意的二居室房屋。如此巧妙的安排,不仅确保了每个人都能够拥有一片相对独立的私密天地,同时也成功地营造出了那种彼此相依相伴、互相扶持鼓励的亲切温馨氛围。

接下来,当我们把视线转移到科长级别的员工住所时,眼前呈现出来的景象瞬间变得截然不同。此时此刻,这些住所宛如一座座专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温馨城堡般矗立在那里。这些城堡的占地面积大致在 60 至 80 平方米左右,尽管从规模上来看称不上极其庞大,但它们的内部结构却被设计得极为合理,各种功能一应俱全。无论是客厅、卧室还是厨房、卫生间等各个区域,无一不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的精心策划。每一个角落都被雕琢得恰到好处,使得科长们即便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后,依然可以纵情地沉浸在家居生活所赋予的那份宁谧与愉悦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当我们把视线继续往上移,来到处长这个层级时,眼前展现出来的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豪华府邸了。这些府邸的面积普遍达到了 100 平方米甚至更大,不仅房屋本身装修精美,各种高档家具和家用电器也是一应俱全。无论是优雅浪漫的欧式风格、清新自然的田园风格还是简约时尚的现代风格,处长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从而打造出一个完全符合自身品味和个性需求的理想家园。

与此同时,“人生规划”这部精妙绝伦的大乐章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演奏着。它就像一座极其精准的时钟一样,细致入微地规划好了一名普通营业员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店长所需经历的时间以及应该掌握的各项重要技能等等。从最初踏入行业的懵懂新手,到逐渐积累经验并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直至最终登上管理岗位成为店铺运营的核心人物,整个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被清晰地勾勒出来,并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方向。

按照这一规划,一个营业员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只需六年的时间,便可成长为一名卓越的店长。换言之,一个初入庞东来的员工,只要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六年之后便能纵情享受 120 平方米的奢华住房,宛如置身于梦幻的宫殿之中。

“我不仅要教导员工如何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在生活中品味美好、享受愉悦”,于东来妄图打造这样一个商业帝国,他期望他的每一位员工都能驾驶着心仪的车辆,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温馨小窝,并为此锲而不舍地奋斗。庞东来虽然偏安于许昌、新乡等河南二线城市,但员工的工资待遇却是河南省零售业中的翘楚。

在胖东来,员工们无需为自己的薪资忧心忡忡,普通员工每月的收入将近 2000 元,这宛如一道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他们的生活。以年薪来计算,科长助理可达到 4 万元,科长可达 6 万元,店长助理为 35 万元,店长则有 50 万元,区域经理更是高达 100 万元……如此高额的工资待遇,在全国的零售业中犹如凤毛麟角。于东来每去新乡召开一次会议,新乡胖东来店的员工工资就会如雨后春笋般节节攀升。于东来不仅热衷于给自己的员工加薪,还乐于给四方联采其他企业的员工涨工资。据说有一次,东来犹如一位神秘的使者,未向任何人透露风声,就悄然抵达了洛阳大张量场,见到大张的员工便直言不讳地说:“张总委托我给你们涨工资。”他将月工资不足 1000 元的员工工资大幅提升了几百元,而大张的老总张国贤却被蒙在鼓里。部门经理得知这个消息后,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立刻拨通张国贤的电话进行汇报。张国贤心领神会地一笑:“东来说了什么,你照办就是了。”事实证明,张国贤并未蒙受损失,到了年底盘点时,业绩竟然犹如火箭般飙升了 40%。

可以说,于东来的商业思维恰似一把双刃剑,一面是“疏狂”,恰似狂风骤雨,气势磅礴;一面是“缜密”,宛如丝丝细雨,润物无声。二者相辅相成,宛如阴阳两极,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辩证法。他仿若一个思维敏捷的探险家,总能挣脱世俗的重重枷锁,以另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问题。正因如此,他犹如离弦之箭,比常人更易抵达成功的彼岸。于东来文化程度虽不高,高中毕业后便踏上了外出打工的漫漫征程,但他却能口吐莲花,每句话都如璀璨的明珠般令人惊叹。他以发自肺腑的、最质朴的语言去触动每一位听众的心弦,这些朴实无华却又充满感染力的言辞,宛如一把把熊熊燃烧的火炬,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于东来时常前往“四方联采”的另外几家企业授课。这些企业的员工对于东来的到来,犹如久旱的大地喜迎甘霖,无不欢呼雀跃,热烈欢迎。据说,曾经有一家企业的员工,一听到“东来哥”大驾光临,便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间变得精神抖擞,如猛虎下山,更加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天才”与“率性”仿若孪生兄弟,形影不离。于东来的率性,偶尔也会如马失前蹄般出现“百密一疏”的状况。当胖东来进驻新乡招工之际,犹如天降甘霖般,意外多出了一批员工。于东来心生怜悯,将他们遣散归家,随后慷慨解囊,在许昌市区如播种般建立了一家运动服饰专卖店,以此来安置这些员工。然而,由于选址、定位等多方面的因素,这家店恰似一朵遗世独立的小花,在商海中孤独摇曳,难以给胖东来带来丰厚的利润,每月的盈利仅有 5 万元左右。于东来却不以为意,大手一挥,豪爽地言道:“这 5 万元就无需上交了,分给门店的兄弟们吧!”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谈,郭涛对于这位胖东来的掌门人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于是也就愈发心甘情愿地将小区的超市交予庞东来打理。如此一来,不仅是对那些工人的负责,更是对所有小区住户的负责。

小主,

“我们对他人的爱,犹如索取回报的交易,这绝非‘真爱’,‘真爱’应如那广袤天空,毫无条件。”在于东来的词汇宝库中,有两颗璀璨明珠被屡屡提及,那便是“真爱”与“快乐”。于东来坚信,若要“快乐”,就必须深谙如何去“真爱”。他那看似大大咧咧的外表下,实则隐藏着一颗细腻如丝、敏感似羽的心。也正因如此,他总能直面人性的脆弱,体悟到生命中的诸多残缺与不快。于东来常把“快乐”挂在嘴边,可他却坦言自己实则是个常常郁郁寡欢之人。正因如此,他才大力倡导快乐,苦苦追寻快乐,渴盼他人能够快乐。早年,于东来因感情问题深陷痛苦的泥沼,他四处寻觅解脱之法,甚至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如今回想起来,他感慨当年的自己是“在悲壮中砥砺前行”。随着岁月的沉淀,于东来觅得了一种能助他解脱的法宝,那便是“真爱”。他深刻反思,从前对他人的爱多是有条件的、索取式的,并非源自内心的“真爱”。这番感悟让他愈发热爱自己的家人、朋友、员工,乃至天下每一个与他有缘之人……

从某种角度而言,于东来根本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老板。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里,“老板”这个词汇犹如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令人敬畏且高深莫测。他需要在威严与慈祥之间如变色龙般自如地转换角色,使员工既敬畏又敬重,保持着恰当的距离。然而,于东来却并非如此,在员工面前,他丝毫没有以“老板”自居,而是与自己的员工亲密无间,将他们视为兄弟姐妹。他对他们的爱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真爱”,犹如春日暖阳,温暖而真挚。也正因为如此,于东来才会“不顾身份”地在员工面前讲一些“荤段子”,而员工们也能坦然接受,因为他们深知他的为人。有一次,于东来如同一位亲切的兄长,询问他的店长:“你一个礼拜跟老婆亲热几次?”店长老实地回答道:“也就一、两次。”于东来便如一位严师般批评他:“你这样可不行啊,跟老婆亲热都缺乏激情,更别提工作了,以后必须得改进啊!”

今年五月,汶川地震如恶魔般肆虐,次日,于东来便率领一百多名员工,如钢铁战士般组成抗震救灾志愿队,毅然决然地深入灾区救援。在随后的一个礼拜里,这支无私的志愿队犹如燃烧的火焰,奉献着他们的“真爱”。他们向重灾区安县政府志愿队捐助了价值五十万元的救援物资后,马不停蹄地前往安县小坝乡展开救援:在倒塌的房屋中,他们如同搜救犬一般,挖出了十五名幸存者;为受灾灾民搭建的三百多顶帐篷,宛如一片片温暖的港湾,帮助疏散了从小坝乡、茶坪乡山里以及从北川撤退出来的五千多位灾民;安装临时发电机,掩埋遇难者的遗体,他们的行动如春风般温暖。回到许昌后,于东来又追加了一千万元捐款……在抗震抢险中,作为总指挥的于东来,犹如勇猛的雄狮,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事后回想起来,于东来总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他在网上看到一个老乞丐捐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不禁为之动容,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觉得自己甚至不如那个乞丐”,于东来幽默地耸耸肩说,“至少我没有把自己全部家产都捐出去”。

于东来在许昌郊区的一隅,坐拥一座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庄园,那是他心灵的栖息之所。他豪掷四百余万元,于庄园之上筑起别墅,铺就如茵绿草,构建起歌舞升平的厅堂和激情飞扬的篮球场,余下的空地则遍植各类佳木,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宛如灵动的绸带,将这些设施紧密相连。于东来时常徜徉在绿树成荫的小径间,漫步思考,畅享人生的欢愉。对于诸多企业家而言,区区四百万不过是九牛一毛,但他们或许认为斥巨资打造如此场所未必物有所值,况且在商海的波涛汹涌中沉浮,鲜有人能拥有这般闲情逸致。然而,于东来却不以为然,他坚信人生苦短,数十载光阴转瞬即逝,快乐才是生命的基石,为了金钱而舍弃快乐实非明智之举。于东来对车更是情有独钟,痴迷于收藏形形色色的名车。他已将路虎、奔驰 S600、保时捷卡宴等众多名车纳入麾下,但仍未满足。他扬言,待将来财源广进,定要再去购置豪车,而后赠予那些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员工。

在金钱压倒一切的时代,于东来说,他不愿意做金钱的奴隶,这就是“鬼才”于东来。

在众多零售企业家中,于东来虽不是最富有的,但他的“舍得”却犹如繁星般璀璨;于东来的企业虽不是规模最大的,但他对生活的理解却犹如深海般深邃。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于东来在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追求方面的成就,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远远凌驾于他在事业上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讲,于东来的成功是“非商业思维”的胜利。他将“人性”视为管理的核心,犹如一把万能的钥匙,轻松打开了复杂事务的枷锁。对他来说,管理就是如何巧妙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当他全心全意对员工好时,这种“人性”的力量如汹涌的波涛,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回报。毋庸置疑,这种质朴甚至原始的理念,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他走向成功的道路。淄博东泰集团董事长丁有江坚信,胖东来文化与中原文化如同一根藤上的两颗瓜,紧密相连,而这与昔日“红色亿元村”中原南街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对西方的管理思维顶礼膜拜。“二八法则”、“六西格玛定理”,这些西方工业文明的璀璨明珠,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闪耀着效率和利益至上的光芒,却无情地忽略了“人性”这颗珍贵的宝石;而于东来却如鹤立鸡群,反其道而行之,从“人性”管理这一源头活水出发,大力倡导真、善、美。这种以“人性”为驱动力的管理理念,恰似一盏明灯,为其他华夏零售企业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当企业为“招不到员工”或者“留不住人才”而愁眉不展的时候,或许可以蓦然回首,细细品味于东来那句质朴而随意的话:“你一个月给他多发一万元,我不信他会跳槽”。这句话犹如一把利剑,直插人心,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