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500正准备进入营寨的明军则是冷冷的看着,很多人的心里甚至在暗骂:这帮该死的饭桶,你要想死也不要拉上老子啊!他妈的老子的眼睛又不瞎,你没看到那城头上有多少大炮在对着咱们?只要咱们稍有一点轻举妄动人家那大炮就打过来了……
崇祯更是一肚子的气,他妈的我刚来你们这些俘虏就要惹事,这是恨朕死的还不够快吗?你们这些饭桶要是有能耐能直接让人家抓了俘虏吗?一帮没用的东西。
……
五百明军进了营地,见这里的帐篷搭的十分整齐,每个营帐都可以睡十人左右,只是这营帐的样式是各种各样,有明军制式的,也有后金军的那种,地上还铺着厚厚的稻草,每个营帐之内还有一个炉子,此时那炉内还点着火使营帐之内很暖和,甚至还可以说有点热。地上则是还放着几个蜂窝煤,看来是给炉子备用的。
而且每个营帐里都挂了一个小号的圆肚琉璃瓶子,瓶子上还有一个样式精巧的铁盖子,一根灯芯从瓶口连接到瓶子里,竟是一个煤油灯。
其实在明朝蜡烛已经相当普及,而且价格也便宜,就像今天来的这些明军士兵他们就携带了不少蜡烛。
那么达辉朗刚来大明时为什么要让人去买蜡烛呢?这是因为刘家口堡的百姓都很穷,平时晚上也舍不得点蜡烛,而且他们也因为没钱买不了几根蜡烛,这就给了达辉朗一个错觉,认为大明的蜡烛还是和宋朝一样都是奢侈品。
所以达辉朗才会买了那么多的蜡烛和火柴,以至于让他那个副总张博文还念叨蜡烛和火柴不好买。
但是堡子里的乡亲和士兵晚上要照明光有蜡烛也不行啊,一个蜡烛才能点几天,所以达辉朗又去买了一批做实验用的酒精灯,到时候只要将煤油加进去就可以变成煤油灯。
有读者可能会问了煤油好买吗?作者可以仰头45度角看天不屑道:“别人可能不好买,我达辉朗连加油站都有你说我买不到煤油?”
只是东西都买完了和后金军大战一场缴获了大量的蜡烛达辉朗才知道是自己失误了,可是东西已经买完了,而且还是买了一万个……外加六大桶的煤油(正好是一吨)……没办法就都运到大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