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初入御体境,待身体将养好,可以在平日的功课中,多加些实战,方便公子适应御体境的不同之处。”楚柴在不远的篝火处坐着,声音伴随着阵阵晚风传了过来。
“是,柴叔。”
这时,一袭青衫,状若一位读书人的老二楚米出声道:“入了御体境,便算是入了修道之门,虽说现在问这个问题还是稍嫌早了些,不过……”说到这里,楚米转头看了看身旁的楚柴,楚柴自然知道他想要说什么,默默点了点头。
“不过还是早作打算的好,公子应该了解九洲的修炼体系吧?”
“自然有所了解。”楚扶苏点了点头,他年纪尚小,在今年之前只是在父亲的安排下泡药草打熬筋骨,阅览大剑坪藏书参悟剑道,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父亲一直没有让自己正儿八经开始修炼。直到那件事发生之后,他随着楚柴七人来到这片大荒,才真正开始涉足修行,从理论的层面踏出一大步。
但是家学在此,楚扶苏自然对九洲修行者的修炼体系十分清楚:“九洲修行,分为化凡六境,鸿蒙六境,又叫做鸿蒙六古境。每一境之间都天差地别,实力差异更是不可以道理计。”
接着楚扶苏微微有些沮丧,不大点孩子却显得十分老成地叹了口气:“唉,我现在才刚刚御体境,就像是最东边那块传说中看不见头的石壁最底下的一块小石头,差太远了。”
看着小公子难得流露出这滑稽模样,七人都不禁笑了起来,便是一向不苟言笑的楚柴,也扯了扯嘴角。
楚米笑着回道:“公子不必妄自菲薄,先不必说公子今年不过才五岁,即便同为修道巨宗或是那些隐世世家,五岁之龄也不过是在化凡一二境徘徊。再则我们都知道,公子真正开始修行不过是这三月间事,以三月时间踏入御体境,已经足以说明公子资质。”
这时老三楚油也在一旁接着说道:“家主之所以没有让公子在蒙昧无知之时便早早踏足修行,自然是将目光放得极长远。虽然宗门并不缺少所谓领路人和护道人,但修行一事终究是自己的事,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家主也是怕公子这底子没打牢就轻涉修行,一味求早求快,或许早些时候能破境神速,像这九洲天下不少宗门鼓吹所谓天才,但底子不牢地动山摇,终究不免后劲乏力。”
小主,
楚油身着一件紫色道袍,明显这道袍设计与九洲寻常礼制不合,多绣了不少明袋暗袋,楚扶苏知道,别看这件道袍看着滑稽,但楚油以未满甲子之龄便成为了享誉一洲之地的符箓大家,这些袋子里显而易见定是藏了不少要人命的符箓。
“正是此理。”楚米待楚油说完,接回话头,“家主何等境界,眼界何等高明,又岂是那些贪图一时虚名之辈所能比拟。家主自公子年幼便日日以珍贵药草为公子打熬筋骨,这是筑体魄之基。命公子遍览门中藏书,通晓天下修行之道,这是开心胸之阔。如此,公子往后再来修行,自然是居高临下,事半功倍。”
楚扶苏闻言点点头,他虽然对于父亲的安排没有几位叔姨看得这么深远,但至少总是知道父亲一定是为自己好,想起先前楚米的话未说完,这时问到:“先前米叔说要早作打算?是指?”
楚氏七人这时已经没有再围坐在篝火旁,任由篝火自行烧着,皆来到楚扶苏所在这块青石上盘膝而坐,也幸亏是这块青石足够大,即便是坐着八个人,依然显得绰绰有余。
楚米用手指凭空一划,面前便出现了一道金色的光线,楚米对着光线说道:“我们九洲天下修行之人,大抵可分为三类。即炼体、练气、悟道。”
“然而悟道一途,太过虚无缥缈,从古至今传闻只有寥寥数人做到,可以无视境界之别,年岁之差,一朝闻道,身即不朽,实在过于神异也过于不讲道理,便不去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