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甘露殿的电灯将李世民的影子投在《赵氏勘罪录》上。
他正抚摸着一旁的心鳞龙,突然听见廊下传来小拳石的声响——工部用十只小拳石抱着地下驰道图纸来复命了。
"赵家那些田地…"房玄龄刚要汇报,李世民抬手打断。
一脸意味深长的笑着说道:
"传旨,这地铁叫'太上驰道',首乘殊荣当归父皇。"
说罢,立刻拿起一旁的空白圣旨。
李世民蘸着金粉写下"着朕为试乘先锋,核验驰道之固。"
笔锋在"先锋"二字上重重顿挫,墨迹沁透三十页赵氏罪状。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李渊就骑着七夕青鸟冲进皇宫。
老皇帝抖开圣旨狂笑:"二郎倒晓得讨巧!"他甩出的铜哨惊起檐下燕群,
"这哨子你拿着,试乘时若有颠簸..."
李世民双手接过:
"父皇说笑了。"李世民双手捧过铜哨,
"儿臣听闻昨夜日驰道落成时,超梦的念力屏障已护全线路。"
李渊笑着点了点头。
虽然第一个试点,只是从洛阳到长安,距离比较远。
不过也正是第一个,危险方面李凡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全的。
...
快到午时,骊山隧道口的青铜闸门缓缓升起。
李渊踩着青砖铺就的站台大笑:
"这升降梯可比朕的御辇宽敞!"
鎏金轨道上停着八节檀木车厢,通风口盘踞着草系宝可梦编成的藤蔓滤网。
虽说肯定没有现代地铁车厢那么整洁明亮。
不过加上宝可梦和大唐的材质倒是别有一般风味儿!
"父皇您看这顶梁柱。"
李世民轻叩雕有暴鲤龙纹的玄铁支柱,
"国师用大钢蛇鳞片淬火锻打,承重胜过百根楠木。"
通道两侧漂浮的烛光灵吐出青焰,将父子二人的影子投在青砖壁上。
列车启动时厢顶的电灯亮起,轻微的震颤恍若行船!
李渊摸着胡桃木座椅上的软缎垫子:
"比骑七夕青鸟稳当多了!"
一旁的镂空香炉里飘出香气,竟是大竺葵在隔壁车厢实时调控的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