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的时候你交朋友,如果这样把所有的界限分的那么清楚的话,朋友其实也不好意思来找你办事。”
“我更希望我在外面生存或者闯荡的时候,能够和朋友之间彼此借力,彼此温暖,彼此帮助。”
“我在初中毕业到专科时期,就是按照我父母那样子,所以我很多的高中同学,初中同学,后来慢慢没有了联系。”
“或者很多年之后再一次见到,当时再想说话其实挺尴尬的,没有可以聊的话题,也不知道近况。”
“因为没有共同的经历,有了一个很长的空窗期,明明以前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和兄弟,最后只能变成路人。”
“还好我有几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这些年里,每逢节假日,每逢寒暑假,他们都会主动的来找我,最后我们的聚会也成了习惯。”
“最终这些相处了快十年的朋友,我终于没有丢掉,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很庆幸的。”
“经历了大学这么一个小社会的过渡,再加上我现在又读了一年多的本科,再加上其实我是比其他人有更多的经历的。”
“我反而感觉普通家庭出来的人,出社会之后也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扭转我说的那个习惯,而且是必须强迫改变的,不是我们自己想改变的,因为生存本就是这么艰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没有朋友,没有几个可以倾诉的伙伴,是很绝望的事情。”
“我一直认为我父母忽略了一点,中国其实还有一个传统叫做礼尚往来。”
“所以我就更喜欢大家能够互相帮助,而这样大家交流会更多,这样我至少不会那么孤独。”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慧也再次默默的说着:“其实你很孤独。”
“是的,我是很孤独。”张浩很坦诚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如果完全按照我父母的意思和逻辑来做的话,我会变得很孤独的。但是那是以前,现在我好多了。”
“现在我也在寻求着改变,但是以前的一些习惯和行为总是让我很难做出更多的改变,我只能力争让自己改变,但是最终会是什么样子,还是得看时间吧。”
王慧听到了张浩这样的说法之后又想起了之前他们有时聊天和直播时候谈论到的一些问题,随后立马就跟进了这个问题。
“我记得曾经我们聊天的时候,你也说过类似的事情,你说你以前是不太会和陌生人相处的,和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在那摆弄手指或者玩手机什么的。”
张浩听到王慧说到这个问题之后,也没想到今天访谈竟然能问到这些问题。
“是的,小的时候,除了同龄的孩子之外,我其实不太会和别人交流。”
“可能真的是打小就羞涩,或者就是天生害羞吧。反正就是不知道干啥,很局促和不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很不习惯前往别人家做客,甚至亲戚家也是。” 苟在修仙界勤能补拙
“所以我很讨厌过年时候拜年,还有亲戚邻居家办事儿。”
“因为这些时候,你如果就在旁边玩手机的话又很不礼貌,你和他们也没有太多可以交流的,说不到一块去,很多人年纪都比你大,是你长辈。”
“你完全不理他们的话,很没礼貌,但是你理他们的话,也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或者就是完全说不到一块,很痛苦。所以无聊的时候就只能玩手指或者撕桌布什么的。”
“所以等我长大之后能参与到其他话题,或者聊到对他们孩子教育或者帮助学习的事情之后,他们会很惊讶的发现我原来这么健谈。”
“在他们印象当中,小时候的我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孩子,很少会说话,不哭不闹,很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