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花见到刘桂香来了,赶紧笑着说道。
“秋秋,你招待一下,景恒爸妈,我去做饭。”
说着就拉着刘桂香去了厨房。
刘桂香看着不怎么高兴的刘桂花问道。
“你怎么不高兴啊。”
刘桂香来到灶口,开始烧火。
“就是心里有点不舒服,我和她爸知道他们谈恋爱这才多久啊,而且他们都不事先说一下,感觉他们是来逼婚的一样,估计吃完饭,他们家就开始提结婚的事了。”
“都这样,只能顺水推舟了,只要小两口以后过得好就行。”
“希望吧,一晃,儿女们都要结婚了,我感觉我和你在别人家做工仿佛就在昨天,你说要是我们当时没有去苏市干活,我们的儿女还会这么有出息吗?”
刘桂香笑着说道。
“可能没有把,可能有,但是我知道,我们在外面那些年的学到的东西,在这些孩子身上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特别感谢大小姐还有大夫人鲛王的东西,大夫人教会了我识字,大小姐教会了我识外文,孩子们看的那些书,都是他们给的。”
“你的那些书得要好好留着,那些可都是宝贝,我听志阳说外面这些书可都是禁书,我可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这些都是宝,家里几个孩子谁不是看了都觉得好。”
吃饭的时候,高景恒的母亲一直夸着面前的菜做的好。
“这菜不仅做的好看还好吃,国营饭店都没有这个好。”
刘桂花笑着说道。
“喜欢就多出点,今天的菜都是我这妹妹做的同时她也是我的弟妹。”
聊天的时候,高景恒父母得知苏玉婷的亲哥哥在供电局上班,而堂哥在京市的研究所上班,这门亲事是他们家高攀了,他们感觉这苏家就是书香门第啊,没有一个读书差的,有这样的家庭,景恒以后的孩子也不会差的。
小主,
想到这,高景恒的父母更高兴了,就多喝了几杯酒。
吃完饭,几个小的去洗碗。
高景恒的母亲看向刘桂花笑着问道。
“玉婷妈妈,你们家对我们这边有什么要求。”
“一个缝纫机、一块手表,还有三十二条腿,彩礼钱,您看着给就好。”
听到就这些,高母笑着说道。
“缝纫机,手表这几天就可以去买,三十二条腿我们早就准备好了,都是新的,这个彩礼钱两百可以吗?”
“可以。”
“行,那看一下这婚礼的日子定在哪天。”
苏康海这时开口。
“八月后,农村里就要忙起来了,定在七月吧。”
苏康海也知道高家急,人家儿子都三十了,所以就提了今年。
高母高父一听高兴的不行。
高母笑着说道
“那就七月一号吧,这喜服到时候就去市里买吧。”
“行。”
很快苏玉婷和高景恒的婚事就定了下来了。
最高兴的就是高家了。
高家走后,刘桂花留下了苏玉婷在屋里聊天。
“以后,就经常回家看看吧,躲能躲一辈子吗,以后多帮帮你三婶他们家,既然认定了这家人,以后就好好过日子,高景恒工作也不错,工资也不低,你自己工资也不低,以后日子不会差的。”
苏玉婷红着眼框。
“嗯,我知道了妈。”
苏玉婷结婚这天,苏家都到齐了,苏志林还把叶鹿溪也带回来了。
刚回来的时候,苏康昌家里来了不少的人,大家都想看看京市的姑娘长什么样。
由于叶鹿溪比较社恐,就一直躲在梅梅的房间。
很快国庆节的时候,叶唯帆带着自己的母亲,两个儿子两个儿媳,还有大孙子,都来到了盐市。
为了低调,婚礼场地就选在的苏家。
1968年,是苏家这两年最喜庆,最热闹的一年。
叶唯帆来到了盐市,带着两个儿子去看望了一下烈士,每看望一个,就倒点酒,点几根烟,也去了曾经新四军的旧址。
叶唯帆看着这里十分的感叹,曾经自己和曾经的战友在这里工作过,现在都物是人非了。
婚礼结束后,大家都走了,苏家也恢复了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