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找原因不得其解 查内鬼敲响警钟

第二天,地局的督查室荆主任便带着一名助手小丁来到了齐阳县公安局。

这次调查的组织、程序、方法、步骤都十分严格,首先开了有关人员的会议,令局长讲了意义、方法,步骤,荆主任强调了纪律。具体内容是,凡是参与调查和抓捕行动的人,都要单独跟督查组进行‘说清楚,找疑点,查漏洞’活动。所谓说清楚,就是要讲清楚自己在调查和实施抓捕时间内的所有行动,包括时间、地点、证明人,然后由督查组核实。“说清楚”的同时,还要向督查组提出自己的疑点,查找工作中的漏洞。

局长带头作了‘说清楚’,大家明白这次活动是查找内奸,纯洁队伍的需要,不但没有怨言,而且主动配合督查组开展调查活动。

这次调查,排出了一些疑点和工作中的疏忽:一是侦查时把警车停在案件当事人门口,会引起犯罪嫌疑人的怀疑。二是抓捕行动拉响警笛,犯罪嫌疑人不跑也给吓跑了。驾驶员承认,领导没发话,是听到齐兴带路的警车响了警笛,才跟着打开的。三是到齐兴调查的小卫说出了对齐兴局派出协助调查的汤洁有所怀疑,说他在调查对象讲出嫌疑人与公安系统关系复杂的情况下,竟然替雇凶嫌疑人开脱;还说被调查人提供‘七鬼’是姓庞的雇佣没有证据。荆主任把这一情况向祝队长核实一下,确有此事。

荆主任明白,在齐阳只是排查线索,调查的重点应该是齐兴。

荆主任一行来到齐兴,跟乙局长通报一下情况。乙局长也觉得有些意外,但他不相信会是派去协助调查的人员走漏风声。他对荆主任道:“这一次要说是我们的警员漏了风,就是怪事了。齐阳令局长打电话来,只说有个抓捕任务,请我们派员协助,连我都不知道要抓的人是谁。等齐阳刑警来到后,我才随即派了三名警员跟他们一块去执行任务,他们是行动之前才知道抓捕目标的,而且是临时制定方案,然后就开车走了。我觉得,就是有人认识他,想通风报信,也根本没有机会。”

荆主任便把闫局长制定的调查方案说给他听了,坚持要查,乙局长只能同意。

按照同样的方法,“说清楚”活动在局会议室举行,首先由参与抓捕,包括司机在内的四名警员进行说清楚,除有一名警员在布置任务后,临出发前曾去厕所,让警车等了两分钟以外,其余都没有人单独行动。

由于上厕所的这位警员找不到证明自己“就是、只是上了厕所”的证人,暂被列入“说不清楚”对象。

荆主任要求查询曾参与调查案件的汤洁。乙局长有些不理解,道:“他只是给齐阳刑警带个路,当个向导,况且只是调查阶段,他怎么知道会有抓捕行动,也值得怀疑?”荆主任道:“你说是怀疑也好,排除怀疑也好,反正这是程序。开始已经跟你讲了,凡是参与这个案件的都要走这个过程,对每个同志都一样。”乙局长只得把汤洁叫了过来。

汤洁开始还觉得无所谓,可没想到督查组问得那么详细。从专案组调查猪老大之后、顺便把他送回家,具体活动的时间、地点、证明人都要讲清楚。他听到这里就有些心神不宁,好像故意找他麻烦一样,因为当天晚上他参与的那个酒场就不好说出口。是一个食品加工厂的老板请客,主客是县经委副主任,并由汤洁出面,请铁头老大作陪。如果说出真实情况,一个个调查起来,自己如何还在朋友圈里混事?

这就难住了汤洁,他不知道“说清楚”是个什么概念。要说当晚哪里也没去,在家里吃的饭,万一马上派人去家中查怎么办?一下子就露馅。关键是心中有事,拿不定主意。考虑再三,只得道:“总有五、六天了吧,谁能记清这些事情?”

他抬头看了看乙局长,道:“乙局长是知道的,局里人给我取个外号,喊我‘胡辣汤’,我也承认,对于这些生活上的细节,我就是马马虎虎不记得。”乙局长道:“没事的,好好回忆回忆再说吧。”

汤洁想了想,道:“说句老实话,我同学、朋友、亲友也比较多,自从过了中秋节,特别是晚上,几乎天天都在一起喝酒,头都喝大了。我一时还真弄不清那天晚上跟谁在一起吃饭了。”

荆主任提醒道:“那是上个星期三。调查结束后,专案组的车顺便送你到家路口的,那时还不到五点钟,你再仔细想想,晚上到哪里去了,应该能想起来?”

几句话把汤洁说的心惊肉跳,荆主任怎么会把情况掌握那么清楚?似乎已经知道真相一般。心里着急,可急中生智,突然想起铁头老大安排庞召逃走以后,为了解更多的情况,专门叫自己到他家一趟。铁头老大无意中讲出猪老大跟庞召在一起喝酒的事,顿时心中一亮,忙对荆主任道:“对了,你们不是调查谁给庞召通风报信吗?那就别查我们自己的同志了。”

荆主任感到意外,问道:“怎么回事?”汤洁道:“我才想起来,是那个姓猪的亲自跟庞召报的信。”荆主任问他:“你怎么知道?”汤洁道:“猪老大跟庞召这两个人都是靠打架出的名,后来结了仇,互不服气,水火不容,这街上的人几乎都知道。就在我带齐阳警方调查猪老大的第二天晚上,我跟几个朋友在琳琅饭庄吃饭,说来巧的很,我们坐的房间就是庞召跟猪老大头一天晚上吃饭的房间。”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