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你俩先请!”孙新很绅士地挥手,女士优先。
“好!”李清照微微一笑,提笔沾墨,龙飞凤舞。“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跃然于纸上。赫然是把在航海中做下的渔家傲写出当作敲门砖。
孙二娘也不甘示弱,把孙新交给她的诗词誊写上去。是一首明朝时期明朝朱厚熜的《送毛伯温》。
“大将北伐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妾身为君解战袍。”
“端的是好词,好诗。”胡羙凑过来看得清楚大声称赞。袁朗,秦明和胖子的两个护卫纷纷在旁附和。
待到两女写完,放好毛笔,等墨迹干涸。
孙新也提起毛笔,沾满墨汁,边说边写出蝇头小字:“端阳?蛤蟆行,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一戳一碰双蹦哒,扑通扑通跳下水。”
李清照和孙二娘扑哧笑出声来,有些嗔怪地看着孙新。知道这是自家男人又想逗弄其他不知情的人。
果然,周围众人听到这首蛤蟆行,不是满脸错愕就是瞠目结舌,接着哄堂大笑,李府仆人丫鬟也在笑。人人目光落在孙新身上,或嘲笑,或讥讽。
“哈哈哈,写得好,好诗好诗。”唯独胡羙仰天大笑,拊掌连连称赞。把周围人看得眼珠子瞪得溜圆。就这种蛤蟆一戳一蹦达是好诗,把人当傻子?
胡羙大笑不止,瞥了众人一眼有些不屑。
“燕雀岂知鸿鹄之志?”胡胖子想了半晌才憋出一句。其实他本想听到蛤蟆行,好话硬生生卡在嘴边,也有些怀疑自己是否看走眼,不过继续往下看的时候。脸上的惊讶更甚,却止不住大笑夸赞。
因为孙新仿佛置若罔闻,写完略作改动的蛤蟆儿歌后。又把唐伯虎有名的把酒对月歌给借鉴改动。
当放下毛笔,他把墨迹吹干,连同两位夫人写的诗词递给丫鬟。后者赶忙飞奔至府内,不多时,便又跑了出来,恭敬地向孙新一行人行礼邀请。
“三位诗词写得极好,请进。”
“哈哈哈……蛤蟆行,我看行。”孙新笑得嚣张刺耳。又挑衅似的看了眼众多文人学子,昂首挺胸挽着夫人,带着两个打手,得意洋洋地进入李府。使得周围原本看笑话的商贾巨富,文人学子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