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嘈杂不断,一抬豪华的官轿内,孙新掀开小帘子向外张望,这回他之所以没有骑马赶来,是想淡化武将的身份。毕竟在宋朝官场上文官吃香,武官受打压。而文人,相对而言也更加忠诚。
古代官场讲究等级制度,轿子的摆放也有讲究。官职越高,越靠近皇宫门,反之亦然,一字排开。至于马匹是不允许靠近皇宫,避免随地拉屎撒尿。武将把马送到附近酒楼,并换上官服步行而来。
这也是孙新没有骑马来的原因之一,看着各类官轿如长龙,啧啧称奇:“搞得跟后世停车位似的,可下雨又当如何?嗯,应该搭建一个凉棚更好。”
除了官轿不得随意停放,官员穿着也更加讲究。经过开国之初至今,官服制度完善,以颜色来区分。四品以上的官员可穿着紫色官服,六品以上的官员穿着绯色官服,七品及七品以下的官员可穿着绿色官服。太师,太保等三公官服更是有特色。
孙新目前品级,穿紫色官服,曲领大袖,下施横襕,腰缠镶玉革带,束发紫金冠,脚蹬乌黑的官靴。而且职事官不低并有实权,袖口领口绣金边。这套行头是朝廷礼部,按照他的体型定制发放。
所以说从衣着上,一眼就能看出官员品级和地位。孙新下意识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官服,又看看外面。映入眼帘的大多是穿绯色,绿色官服官员。
一直到了皇宫门附近,才看到众多紫袍官员聚集。官轿停下后,孙新窜将出来,然后搀扶蔡京下轿,那些先来的官员们见了纷纷上前来问候蔡太师。
蔡京精神矍铄,笑容和蔼地与众人打招呼,攀谈寒暄。孙新面带微笑,紧随其后,见过这些朝廷高官们。倾听他们交谈的言语,面色变得非常古怪。
这些人张口闭口尽说些场面话,如何关心民生等大事,总结为,要为朝廷为皇上尽忠,为百姓服务。连高俅这个家伙也笑脸来拜见太师,还夸赞孙新年轻有为,丝毫看不出这家伙私底下说人坏话。
反倒是童贯对自己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多有亲近之意。只是蔡京在旁边,表露的非常隐蔽罢了。
孙新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童娇秀从中说好话的结果。好了,以后不能气童小姐要对她好一些。左看右看,竖着耳朵倾听,满朝文武全是忠臣良将。
上行下效,皆是人才!孙新心里突如其来的唏嘘。百官之首蔡京来到,皇宫门打开,又等了一会。时间也差不多了,蔡京带领文武百官进入皇宫。
这时候天色还是阴暗的,有宦官宫娥拎着宫灯照明。众人需要提前到达待漏院,会在那里休息片刻,解决卫生问题,吏部高官清点人数,谁迟到记录下来,轻则克扣俸禄,情节严重直接贬到地方。
小主,
北宋朝会制度的地点也是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