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笑道:“会,他以后都会万福金安。只是你和他怕是难续前缘!”
丫丫笑了笑,“没事,只要哥哥能够平安就好了。”
看到丫丫眼里的苦涩长老不由得叹了口气,这么点的孩子竟已看透了红尘。
她眼波流转,嘴中念念有词,很快三个孩子就昏昏欲睡。长老冷不丁地打了个响指,三个孩子激灵灵的醒了过来。
丫丫感觉自己忘了什么事情,但既然忘了那自然再难企及。
她只记得自己要被送到教乐坊做倌人,是师父救了她,从此她就是西域的圣女。
前方一座大城映入眼帘,车内女子掀开帘子看了一眼。
“师父,前面就是樊城了,我们要修整一番吗?天色已有些晚了!”
“我们进城寻个客栈留宿一晚,明日改水路西下,过剑门关直入圣域!”
樊城乃是唐盟黎山山主樊黎镇守的大城市,离着汉水东岸不过十五里,乃是唐盟和汉水商业往来的主要城市。
汉水三山六岛十八湾,东岸有三道湾,其中太韩湾离着樊城最近。
舵主樊会乃是樊黎的哥哥,借此便利太韩湾与樊城来往密切,商业频繁。
马车进了城停在了一幢三层的高楼前,牌匾上写着“梨花客栈”四个大字。
一名女子下了马车,又一名女子下了马车。
尽管她们带着纱罩的斗笠其妙曼的身姿还是吸引了几个路人的目光。
有人与同伴窃窃私语,“哪儿来的?不像咱们唐盟的人啊?”
另一人附和地说了一句:“似乎也不是汉水的人!”
“莫非是河东学宫的人!”
“从未见过学宫的人如此装束。”
尽管二人说得非常小声却依然被女子一字不落地听在了耳中。
她们并未在意,自顾扶了三个孩子下车,最后车上又下来一位女子,但看装束竟分不出彼此。
最后下车的女子在车夫的耳畔打了个响指,扔给他一小块儿金子,犹如天籁的声音传到市井。
“樊黎山主人品不错,你若回去必定麻烦不断,索性留在这里谋份差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