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京都之战(四)

霜华刀 周敬之 1101 字 11天前

一缕曙光轻轻揭开夜色的帷幔,微风轻轻拂过京都高大的屋檐与城墙,把墙头将士们眼前的薄雾往远方吹去。他们身着铁甲,手持长枪,列队而立,眼神坚定而冷峻,死死地盯着城下。

城外的空地上,战旗猎猎作响,各路兵马已整装待发,马蹄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杀气与紧迫感。

太阳逐渐升高,雾气陡然消散,视野变得开阔。城墙上的士兵凝神细望,脸上突然掠过一丝惊恐。一座座巨大的井阑拔地而起,整齐地排列在他们眼前。

井阑的形状独特,通常呈现为一种高耸的塔楼状结构,底部宽阔而稳固,上部则逐渐收窄,形成一个类似塔尖的顶部。其主体由坚实的木材构成,外层包裹着厚厚的兽皮和木板,使其能够抵御来自城墙上的箭矢和擂石。底部装有轮子,便于在战场上移动和调整位置,可以抵近射击,也可以直接跳上城墙,与守军肉搏。井阑设计精妙、威力巨大。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登高望远工具,更是攻城拔寨的利器。

一些身手矫健的士兵已经爬在了井阑上,躲在木板后面准备登墙;射手躲在小孔后,端着重弩或长弓,随时提供火力压制。

投石车调整好角度,绞盘上紧,弹兜里放好罐子。罐子里装满了硫磺和火油,用棉布塞紧,准备点火。如果火罐被消耗完,就装上石块继续投掷。

战前动员已经完成,传令兵来回奔驰,凌乱的队形逐渐变得整齐,不断发出呼喝的声音。

城墙上的弓箭手也已经就位,刀斧手和长枪兵还未得令上墙,贴于墙角站立,尽量减少伤亡。

杨宇轩亲自登墙指挥,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慌乱的士兵在他的指挥下逐渐镇定下来,有条不紊地开始手中的事情。

他朝床弩手点点头,一具具宽大的床弩开始上弦,对准了井阑。攻城的士兵看不见,部分床弩上的箭矢经过了改造,箭头类似于破甲箭,但多了三片倒钩,箭尾系着坚韧的细绳。

城墙上的投石机开始放置擂石,受限于体型较小,不似罗飞的投石车那般巨大,射程受限。但站的很高,也可以对攻城的井阑和士兵造成极大伤害,威慑力十足。

巳时,罗飞阵前押出三十余人,双手被反绑,跪倒在地。为首一人,正是昨晚夜袭的参将齐津。他高昂头颅,神色傲然。昨晚出城夜袭,当头遇到设伏的罗字营。不到半个时辰,五百人尽数折损,三十余人重伤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