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悼敏皇子,永琮

所以,当面临皇后崩逝这样重大的变故时,乾隆满心期待着永璜能够挺身而出,发挥出长子应有的风范,成为其他皇子们的楷模,从而稳定住整个皇室的人心。

然而,事与愿违,永璜的所作所为却让乾隆深感失望至极。在乾隆看来,永璜对于嫡母竟然没有丝毫的孝敬之心,简直就是对孝道的严重亵渎。

他觉得永璜在诸多方面未能尽到为人子应有的本分,对待嫡母的态度冷漠而疏离,完全不符合孝道礼仪的规范。

乾隆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无法容忍这种不孝不义的行为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

于是,盛怒之下的乾隆毫不留情地当面斥责了永璜和永璋。他言辞激烈地表示:“此二人断不可承续大统!”

这句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直接宣告了永璜和永璋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可能性。这一番责骂可谓是极其严厉,不留任何余地,几乎等同于彻底断绝了他们的政治前程。

要知道,在那个等级森严、礼教至上的封建皇室之中,孝道以及对皇室重要成员的尊重和关爱都是至关重要的评判标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隆之所以会如此动怒,并采取这般决绝的手段来惩罚永璜和永璋,一方面确实是出于对皇后离世的深切悲痛以及内心的极度不满;

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机会向所有的皇室宗亲以及满朝文武大臣彰显自己对于皇室礼仪和皇子品德修养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

毕竟,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必须以身作则,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榜样,才能引领整个王朝走向繁荣昌盛。

对于永璜和永璋来说,那道凌厉无比、如雷霆万钧般的斥责声犹如一道晴天霹雳骤然炸响在他们头顶上方,将他们原本平静的世界瞬间击得粉碎。

自那日起,永璜整个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重压所笼罩,内心深处弥漫着无尽的恐惧和深深的自责情绪。

他常常独自坐在窗前,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脑海里不断回响着父亲那充满怒意的呵斥之声。

每一个夜晚,当夜幕降临,黑暗吞噬了一切时,他都会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那些责骂之词就像幽灵一般萦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沉重的心理负担逐渐侵蚀了永璜的身体。

他开始变得日渐消瘦,面色苍白如纸,往日里那明亮有神的双眸此刻也失去了光彩。尽管身边的人想尽办法悉心照料,但他的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反而愈发严重起来。

最终,在病魔无情的折磨下,这位年轻的皇子于年仅 23 岁之时便含恨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又悲惨的一生。

与此同时,永璋同样因为此事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曾经那个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少年郎如今已变得沉默寡言、心事重重。

他时常独自一人徘徊在皇宫的庭院之间,回忆着过去与父兄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痛苦与悔恨。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煎熬之下,永璋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

终于,在那乾隆二十五年这个严寒刺骨、滴水成冰的漫长冬季里,年仅二十六岁的永璋,这位年轻的皇子带着满心的遗憾和伤痛,永远地合上了那双曾经明亮如星的眼眸,彻底告别了这个让他心碎神伤、肝肠寸断的尘世。

想当初,身为皇子的永璋都落得这般凄惨下场,更何况那些胆敢在孝贤皇后的国丧期间滋事生非之人呢?原本他们所犯下的罪过或许还不至于被处以极刑,但盛怒之下的乾隆皇帝根本顾不得这些,大手一挥,直接下达了将其处死的诏令。

而永琮的早早夭折,对于乾隆皇帝而言,无疑是一记晴天霹雳,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

那个可爱聪慧的孩子啊,不仅是他血脉相连、深深疼爱的亲生骨肉,更是他与挚爱妻子之间情感纽带的重要象征。

然而如今,这一切都随着永琮的离去化为泡影。眼看着自己心爱的儿子就这样突然地离他远去,乾隆皇帝心如刀绞,悲痛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