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兄,且慢,你今日即将启程返回南庆,酒就免了吧。稍后,我为你准备些山蘑菇与野猪肥膘,你带回家自个儿熬汤,只需撒上些许盐,便能品出其中滋味。”贾禛连忙劝阻道。
张仲义闻言,脸上带着羞愧,“这怎好意思,昨晚的饭钱都是你付的,我一会儿便给你。”
贾禛摆了摆手,笑道:“何必客气,咱们能相遇便是缘分。日后若有机会,你们前往春市,我定会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你们。”
张仲义仍觉过意不去:“过几日我恰好要去春市,你搞点好货,我全收了,至于价格吗,按市价就行。”
听到此话,贾禛露出惊喜之色,脸上止不住的笑容,“此事稍后再议,咱们先吃饭。”
此时,汪小敏与刘姐正对那菌汤赞不绝口,称从未尝过如此美味,忍不住连喝数碗。
小囡囡在一旁撅起了小嘴,她嘴小,汤又烫,喝得最慢。
汪小敏突然问道:“贾哥,你今日不走了吧?”
贾禛一愣:“何事?”
汪小敏算了算:“我下午还有一节课,大约四点多便能回来。晚上我想请你为我父母烹制这菌汤,不知你可有空闲?”
贾禛迟疑了一下,“时间自然是有的,只是我还能再住一晚吗?”
汪小敏尚未开口,刘姨便在一旁笑道:“无妨,只要大小姐同意,你住几晚都行。”
贾禛闻言,连忙向刘姨道谢。
不一会儿,米饭上桌,父女俩这是头一回在这个时代吃到米饭,觉得格外香甜。
其实并非米饭本身多么美味,而是这种感觉恍如隔世,仿佛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有品尝过了。
众人吃得飞快,几乎可以用风卷残云来形容,这个年代吃饭就这样,好像生怕被抢了一样。
饭后,汪小敏先行告辞,她下午还有课,贾禛则拉着张仲义上楼去取山货。
幸好贾禛事先在屋里扔了几个袋子,不然突然变出这些野味,还真不好解释。
张仲义执意要给贾禛昨晚的饭钱,却被他婉拒了,两人撕扯了半天,一顿饭的钱他自然能支付得起。
贾禛直接给张仲义装了几个袋子的山货,并如数家珍地介绍道:“这些野蘑菇都分季节,基本上八月到十月才有,再晚些就采不到了。”
“你们那里还有什么山货,可量大的说。”张仲义问道。
“还有这松子,炒熟的只卖三毛钱一斤,比市面上的要便宜一半。如果卖生的,至多一毛钱一斤,这也是二道贩子的收购价格。”
张仲义闻言,想了想,才开口问道:“贾哥,你们那里有冻梨和冻柿子吗?”
贾禛点了点头:“有啊,做冻梨最好的就是秋白梨,山里有不少山梨树。但冻梨可不是随便冻冻就能好吃的,那也是个技术活。另外,我们那里林蛙特别多,你去了,我给你整点,那玩意炖土豆绝对美味。”
张仲义闻言大喜:“林蛙可是好东西,你们那里有多少?我回去跟领导说一下,到时候当礼品送,这东西可不好弄。”
贾禛急切的问道:“你想要多少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