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张传武特意留下了王大发、贾禛,而洪爷作为村支书,自然无需离开。
贾禛简要说了一下昨晚的谈话,重申那仅仅是一个初步的约定,还需等待对方的到来方能尘埃落定。
至于创办绿化公司的计划,他选择暂时保密,认为时机尚未成熟。
王大发,村里的会计,一丝不苟地记录着对货物的需求,其余人开始热烈讨论起来。
“冻梨、冻柿子的事可以先放一放,但野蘑菇不能拖,一旦过了季节,就会烂在地里。还有那一千斤松子,可够我们忙活一阵子了。”张传武边抽着旱烟,边缓缓说道。
洪爷在一旁插话道:“这样吧,我带上唐凯,在寻找猎物的同时,顺便捕捉林蛙。我们将它们放入地窖,用土覆盖,让它们自然冬眠。不过,冬眠时间越长,林蛙的肉质就会越瘦。”
王大发听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说起村子,真是让人痛心。我统计了一下,现在只剩下九户人家了,其他人要么已经搬走,要么正打算搬走。曾经那么繁荣的村子,如今却变得如此萧条。”
贾禛想起了塞翁失马的故事,他说道:“世事无常,风水轮流转。我打算明年出去找点活,村里留下几个人看守就行。”
洪爷闻言,叹了口气:“我老了,以后村子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贾禛连忙安慰道:“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村里还需要您这样的老革命来指引方向呢。听说您的老首长要过来住几天,我正好把王凤生的房子收拾一下,让他有个落脚的地方。”
商议完毕后,张传武走出村部,回家告诉媳妇淑芬婶子。淑芬婶子是个直性子,大吼了几声,全村人都听到了。除了几个老人留守外,其他人都开始向村口集合。
贾禛急忙跑回家,带上背篓和柴刀。上次进山时,他没带柴刀,结果吃了大亏,只好借了别人的镰刀。
囡囡一听又要进森林,立刻放弃了组织小朋友玩过家家的计划,跑回家也找了个小背篓,像模像样地准备干活,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他们越过杨树河,虽然这条河附近并没有多少杨树,但命名时恰好有位专家经过上游的一片杨树林,于是就得名杨树河。
这条河从小兴安岭南坡流下来,森林里这样的溪流还真不少,最终都汇入汤旺河。
汤旺河是松花江的支流,而松花江又是黑龙江最大的一条支流。
贾禛边走边对洪爷说:“洪爷,等会儿咱们搞点小杂鱼吧,那玩意酱炖土豆最好吃了。”
洪爷笑骂道:“你小子就想着吃,我看你就像小杂鱼,把你酱炖土豆了,肯定比小杂鱼还好吃。”
一阵欢笑声随之响起。这种玩笑在村子里稀松平常,不然漫长的冬季,人们该怎么打发时光呢?
他们这次要爬得更高一些,毕竟这里是小兴安岭南坡。深入森林就意味着物产更加丰富。
还没开始干活,就有人捡了半背篓的野货,这里遍地都是好东西,只要不偷懒,根本饿不死,但想赚钱也难。
远处突然传来猎枪的声音,但应该不是大型动物,不然洪爷早就来叫人了。
贾梦兮在森林里到处疯跑,阿黄紧紧跟在她身后,有条聪明的狗在身边,大人真是省心多了。只要不走得太深,狗基本能把孩子带出来。
有件事贾禛一直十分疑惑,按理说,狗的嗅觉十分灵敏,但阿黄却总是先用眼睛看,除非主人让它使用嗅觉,否则它不会主动使用。
贾禛认为,狗判断人时,主要还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最后才是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