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良权的住家内,一场关于君子兰市场未来的热烈讨论正在进行。
贾禛的目光紧锁在韩良权身上,他对于君子兰产品在市场上的分级制度,心中存有许多疑惑。
他诚恳地开口:“韩会长,我一直对君子兰在市场中的分级制度感到好奇。现有的分类似乎仅停留在品种层面,缺乏一个明确的分级体系,这是否会对君子兰的交易造成某些混乱呢?”
韩良权轻轻点头,对他的问题表示了认可,随后缓步走向书架,从中抽出一本厚重的相册。
他轻轻拂去封面上的微尘,缓缓道:“贾禛,你的问题触及了关键。正如你所说,目前君子兰市场确实主要依赖品种划分,分级制度尚不完善。这本相册里,收藏了许多珍稀的君子兰品种。”
翻开相册,一页页精美的君子兰照片映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
他指着其中几幅照片,详细介绍:“比如这株君子兰,曾在市场上创下了天价。它的叶片纹理独特,花朵色泽艳丽且饱满,是君子兰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珍品。然而,评判标准仍显得较为模糊。”
众人围拢过来,马丁听得尤为认真,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韩会长,我认为我们可以在分级制度上有所作为。如果能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分级体系,明确规范君子兰的品质等级,并根据等级设定合理的价格区间,那么君子兰市场无疑会变得更加规范。”
韩良权闻言,手托下巴,陷入了沉思:“马丁,你的想法很有建设性。若能实现,确实能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但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评定标准的科学性、评定过程的公正性等。”
贾禛转头看向朱东惠,她立刻心领神会,微笑着开口:“韩叔叔,我听说谁能制定行业标准,谁就能在历史上留下美名啊!”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攻心计,毕竟,谁不渴望留下好名声呢?
韩良权微微一笑,看着朱东惠:“小惠啊,我当然也想留名,但这不是我说了算的。”
马丁立刻接话:“这有何难?我们可以邀请几位专家,共同商讨后出版一本关于君子兰等级评定的书籍。谁先提出,谁就有发言权,在大漂亮国这就是惯例。”
韩良权笑了,虽然没有立即表态,但他显然在认真考虑。
这时,贾禛抛出了另一个话题:“韩会长,我们五营区计划在十二月份举办一次君子兰交易活动。我们非常希望您能携带一些珍贵的君子兰品种参展,这不仅能提升活动的档次,还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韩良权闻言,眉头微皱,显得有些为难:“贾禛,不是我不想帮忙。你也知道,珍贵的君子兰都是无价之宝,我担心如果仅仅作为展品,万一出现意外,损失将难以估量。而且,如果没有足够的宣传,效果可能也不尽如人意。”
提到宣传,贾禛也感到一阵头疼,他确实还没有想出好的宣传方案。
这时,汪小敏突然眼前一亮,她想到了一个办法:“韩会长,我有个朋友是省报的记者。如果我们能请他帮忙宣传这次活动,一定能吸引很多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