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想了想,“我们需不需要花点钱,大漂亮国请记者写文章都这么做。”
贾禛吧唧了下嘴,看了看汪小敏和朱东惠,“我觉得还是以做事为主,人情往来这一块必须要有。”
有些事没必要说得太明显,凡事留有余地。
吃过饭之后,大学生们要回到寝室休息,贾禛把汪小敏约到招待所,这没啥好奇怪的,贾梦兮还在,能有什么事。
“小敏,有这么两件事,需要你的帮助。”贾禛开门见山。
“什么事?你说吧,我尽力。”汪小敏不知道他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一件事的成功有很多要素,就我们现在做的这件事,大家目前只是在推进。我需要更多的支持,只有春市五营区的支持明显不够,君子兰协会的支持不够,媒体的支持依然缺乏保障,我需要来自上层更大的支持。”贾禛展示他的口才。
汪小敏歪着头想了想,“可我不认识春市的人,你到底需要什么支持?”
贾禛真诚的看着汪小敏,“如果你想走商业这条路,记住一句:这个世界没有白手起家的人,他们这些人背后要么有权力支持,要么有资本支持。”
听到这句话,汪小敏若有所思,她点点头,“容我好好想想。”
贾禛拍了拍她的肩膀,“没关系,这对你来说就是一场实习,但其中的道理你要明白。”
吃过饭以后,他们直接来到招待所咖啡厅等待,边喝咖啡边确认下午见面的事宜。
贾禛不断地在脑海里组织着语言,他深知这次会面的重要性。他希望能通过省报这个强大的宣传平台,让更多人了解他们在五营区举办君子兰交易活动的意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终于,马江红出现了,一头短发,个子大约一米六四左右,双只眼睛特别明亮,身穿西方,显得精明强干。
她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咖啡厅,众人起身相迎,经过汪小敏介绍,大家简单寒暄之后,便坐下来开始交谈。
贾禛率先开口,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坚定和诚恳。
他开始大谈特谈林区的经历,那些曾经在林区辛苦劳作的工人们,面临下岗,很多人选择离开,只有很少一部分留下。
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但却充满力量:“马记者,你知道吗?林区的下岗职工们曾经为国家的建设付出了很多,他们吃苦耐劳,有着丰富的劳都经验。可是现在,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为生活发愁。”
“我希望通过种植君子兰,建立君子兰交易中心,能给这些下岗职工带来新的机遇。这也是充分响应国家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君子兰种植相对来说不需要太多的前期投资,只要掌握了种植技术,就可以慢慢发展起来。我们希望能把君子兰产业发展成一个能够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增加他们收入的项目。”
马江红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头,她被贾禛的真诚所打动。她能感受到贾禛话语背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一个关于希望和重生的计划。
在她的心中,马上就拟出稿件,一篇有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报道,这正是目前社会所需要的经验。
眼看时机成熟,马丁说道:“马记者,君子兰的商业利益是不可小觑的。目前市场上对君子兰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尤其是一些高品质的君子兰,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规范的交易中心,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推广,君子兰的商业价值将会得到更大的挖掘。”
朱东惠点点头,在一旁补充道:“是的,而且君子兰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君子兰的养护工具、肥料等的生产和销售,这都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下岗职工找到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