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爷爽朗地笑了笑:“姑娘啊,咱们村之前靠林业,但现在情况变了,咱得找新的出路。君子兰这东西,听说能卖不少钱呢。咱虽然没种过,但只要肯学,肯定能行。”
马江红点了点头,又问道:“大爷,那从林业工人变成农民,您觉得这中间的变化大吗?”
洪爷沉思了片刻,说道:“大呀,咋不大呢。以前在林场里,那是按部就班的干活。现在当农民,种君子兰,那得自己操心的事儿可多了。不过,这也是为了自己能过上好日子,再累也值得。”
拍摄继续,村民们把君子兰幼苗搬到空屋子里,摆放的整整齐齐,还有人开始浇水,显得格外的用心。
马江红继续在村子里穿梭,寻找更多的采访素材。
她看到一位白净的村民,便走过去问道:“大哥,您这么年轻就参与君子兰种植,是怎么想的呢?”
唐凯用他那细嗓子回答道:“大妹子,咱这村子不能一直靠老办法过活。君子兰是个新机会,我听说这君子兰挺值钱的,说不定能让咱村富起来呢。”
马江红在采访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了五队村村民那种积极向上、自寻出路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又遇到一群小朋友,由一个小女孩带头。
“小朋友,你觉得五队会越来越好吗?”马江红蹲下来采访。
小女孩穿着干净又有些旧的衣服,这是贾禛特意给囡囡换上去的,她歪着头想了想,用天真的语气说道:“五队会越来越好,春市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
小孩子们好像都被感染到,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理想,有想当科学家的,有想当警察的,小女孩的梦想最为奇特,想成为宇航员。
不多时,马江红又开始拍摄汪小敏、朱东惠和马丁等人协助村民们安置君子兰幼苗,给村民们讲解一些种植君子兰的基础知识。
“君子兰喜欢半阴的环境,不能直接暴晒。浇水的时候也要注意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汪小敏耐心地对村民们说道。
小主,
朱东惠补充道:“还有啊,土壤的肥力也很重要,我知道大家都是林区人,虽有一定种植经验,但养君子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还需要多加学习,掌握知识。”
马丁则在一旁用他那磕磕绊绊的话来讲述养君子兰的好处,以及经济价值。
村里的视频基本拍摄完成,每个人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热汤面。吃过之后,马江红还要去五营区拍摄,约好了晚上回到五队一起吃饭。
其余几个人都没睡好觉,大家去补觉,贾禛、张仲义和马丁老哥三又凑在一起。他们再次醒来,天已经黑了。东北黑天早,下午四点钟就全黑了。
四点半左右,五营区的车把马江红送了回来,村民们为了欢迎大家的到来,精心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餐桌上,一只熊掌赫然在列,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子里,熊掌可能被视为招待贵客的最高规格美食。
熊掌可不好做,幸亏有洪爷这种老猎人,才知道如何处理。众人围坐在餐桌旁,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轻松愉快的神情。
“贾哥,洪爷,你们真牛。”张仲义竖起大拇指。
贾禛想起一件事,急忙说道:“我记得去年办了第一届厨王大赛,第一名就是东北厨子,而他获奖的作品就是兰花熊掌。我们虽然做不出兰花熊掌,但这熊掌绝对好吃。”
他这么一说,无论男女老少都兴奋的吆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