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给你留3成的工位,私方经理你来安排。”
“不过,你的其他条件是什么?”王主任也明白,这天上没有掉馅儿饼的,再让方平安无私奉献,那也做的太过分了。
最后两人商量了一番,又直接去了区里开会,才把事情定了下来。
1、暂定为“南锣鼓巷平安新村惠民供销社”,隶属于交道口街道办直属管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人员暂定20人,街道办负责13人,新村负责7人,这都是有工资拿的;
3、新村提供场地,装修,货源,技术,启动资金;
4、新村有定价(不高于市价20%),决策,部分管理权利,包括人事任免;
5、纯利润新村与街道办五五分成;
6、试运营时间为61年到66年5月,后面要不要继续再看。如果不再运营,那么供销社工作人员清场,收回村子所有。王主任和程主任不明白方平安为什么把时间卡的这么死,不过也无所谓,能够撑过这几年,等全国粮食产量起来了,工作也好物资也好就不成问题了,目前最主要解决的是粮食物资不够的首要困难,所以没有反对。
7、最后的问题,是做这事儿村子里也不能没好处,外院6间房村子要直接买断。
实际上方平安的想法很简单——街道办开店,用我的地方,5年把这个名头做起来,形成一个人流量不错的小集市,然后等大风期间看情况,没有问题就收回村子所有自己开,相当于一个小市场。
借鸡生蛋的做法,风险比较小。
而另外一层目的,就是把街道办所有的那6间倒座房,全给拿下。
临街的店面啊!
你们可以赚,但我永远不亏!
【这小子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他又想要房子,他房子还不够吗?】
不过看在这小子能把攒下的粮食投放到市场上再循环的“善举”之上,王主任和程主任商量了一下,也不是不行,相当于新村出钱买房装修,街道办把那些没有工作或者强制精简的人安排去上班,新村还负责技术与货源以及启动资金,把那一小片的市场给盘了起来——
从头到尾,街道办只不过是付出6间倒座房,还是以市价卖给新村公对公,完全不亏啊?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办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