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必需品——衣食住行钱票介绍信。
衣——工装裤还有各种衣服黄胶鞋七八十件,足够用了;
食——作为一个拥有1万立方米空间的挂壁还缺吃的?
住——介绍信准备好了,另外羽绒服吊床军用帐篷,也是准备了不少,钱票那更不必说了,钱有的是,票从村子里预支了不少,直接用方平安私库里的猎物折算;
行——一整个自行车铺的配件再加5三八大杠,足够他骑到天荒地老。
在花园子里,方平安又把空间里的9成新鲜猎物以及几千斤的坚果拿了出来,把私库的钥匙交给了范小野,她现在是惠民供销社的私方经理,负责每日调配供货。
“要什么自己拿…就说是我第一次从东北那回来时…遇到的天津车队大哥送来的…我的私人物资。”
“不过要跟晓娥姐核对…先从村里的公账走一遍再支出…懂吧。”
公是公私是私,给供销社的东西必须从公账出,而方平安私人物资先兑换给村里变成工分,然后再由村里调配给供销社公对公。
目前来说,这个新村99%的工分(贡献值)都是方平安一人完成的,所以除去杂七杂八的消耗,最后村子的纯利分红,他也占99%,这事儿是一早就登记在《平安新村发展备忘录》之上的,工分就等同于对村子的贡献值,村子以后发展起来有分红了,那就按照公分来分配,童叟无欺公平公正。
一开始街道办和区里都没太把这个当回事儿,你一个2亩半的小花园子,能够养活自己就算不错了。
而且你出钱出力出地出房子,理应多分红。
结果到了现在,才明白当初方平安为什么反复强调公私并行了。
村子99%就是属于他的!这跟私有没什么两样。
本来这是很严重的路线问题,但大家按照新村发展各种收支仔细看了一下,人家确实贡献99%,其他人只是付出了少量的劳力而已,房子也好地也好包括饲料方子十三香方子还有衣服染色……
都是人家方平安干的。
说句不好听的话,新村所有的村民,任何一人丢到乡下估计都没法养活自己,也就是占了新村的便宜,不然在这个年头都活不下去。
所以街道和区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咱们发开初期可是有言在先有备忘录也签了字的,不能说人家现在现在有钱了你们就眼红了吧?
而且上面说的明明白白,不允许社会捐赠,不得高于市价(物价局定价)20%售卖,还只能公对公。
在这种严苛的条件下人家硬生生闯出一条路来,你只能服气。
不服气,行啊,也给你2亩半地再加启动资金5000块,你跟方平安一样每年交两千四五百斤粮食(不算青年湖公园,那边是与区里合作的),还得养活9个人。
你行你上。